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8|回复: 0

大陷胸汤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2
发表于 2022-11-26 23:2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备急千金要方》大陷胸汤

甘遂末(一钱匕) 大黄(切,六两)芒硝(一升)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纳芒硝一沸,次纳甘遂,分再服,一服得快利止后服。
引用:《备急千金要方》大陷胸汤
下载:《备急千金要方》chm pdf 电子书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大陷胸汤

治伤寒表未解,而医反下之,鬲内拒痛,手不可近,短气烦躁,心中懊,心下硬,大便不通,舌燥而渴,热实,脉沉而紧。又治身无大热,有水结在胸胁间者。
大黄(半两) 芒硝(四钱) 甘遂(半钱)
上各为末。水三盏,先煮大黄至一大盏,入硝煮熔,下甘遂末,煮一沸,分二服,得利止。
引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大陷胸汤
下载:《三因极一病证方论》chm pdf 电子书 


《时方妙用》大陷胸汤

大黄(二钱) 芒硝(一钱) 甘遂(末三分)
水一杯.先煮大黄至六分去滓.入芒硝.煮二沸.纳甘遂末.服得快.勿再服.
引用:《时方妙用》大陷胸汤
下载:《时方妙用》chm pdf 电子书 


《退思集类方歌注》大陷胸汤

治伤寒发热,不发汗而反下之,表热乘虚入于胸中,与不得为汗之水气结而不散,令心下至少腹石硬而痛不可近者,名大结胸证。其人身无大热,但头汗出,或潮热燥渴,脉沉而紧。
大黄(六两酒洗) 芒硝(一升) 甘遂(一钱匕) 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纳芒硝,
引用:《退思集类方歌注》大陷胸汤
下载:《退思集类方歌注》chm pdf 电子书 


《医方考》大陷胸汤

大黄(六两,酒浸) 芒硝(一升) 甘遂(一钱)
伤寒,下之早,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结胸也,此方主之。
三阳经表证未解,而用承气汤以攻里者,此下之早也;下之早则里虚,里虚则表邪乘之而入,三焦皆实,故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也。此其为证危急,寻常药饵不能平矣,故用大黄以荡实,硝石以软坚,甘遂以直达。噫!人称三物之峻矣,抑孰称其有起死之功乎?
用人之勇去其怒,惟善将将者能之。
引用:《医方考》大陷胸汤
下载:《医方考》chm pdf 电子书 


《医方论》大陷胸汤

大黄二两 芒硝一升 甘遂一钱(为末)
先煮大黄去滓,内芒硝,煮一、二沸,内甘遂末,温服。
伤寒下之早,则反为结胸。盖缘邪尚未入阳明,若先下之,则邪未去而徒伤胃气,邪反得乘虚入胃,而为结胸。或热胜、寒胜、痰胜、湿胜,诸泻心汤参酌用之,最为妥善。此症仲景用泻心、承气诸法,而用大陷胸汤者,因三焦俱实,而又有水气,故不得不改用此方。
观?
胃?
至前后两条,有云∶“或重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渴”,此则津液大伤,近于阳结。又云∶“或无大热,但头微汗出,脉沉”,为水结胸,则近于阴结。此二条,似不堪此峻剂矣!丹溪亦微有不满之意,后人自当以慎重为宜。
引用:《医方论》大陷胸汤
下载:《医方论》chm pdf 电子书 


《伤寒括要》大陷胸汤

大黄 芒硝 甘遂
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 但结胸.无大热.为水结胸也.邪在上者.宜若可吐.然谓之结者.固结于胸中.非虚烦膈实者比也.上焦为高邪.必陷下以平之.故曰陷胸.荡平邪寇.将军之职也.所以大黄为君.咸能软坚.所以芒硝为臣.彻上彻下.破结逐水.惟甘遂有焉.所以为佐.此惟大实者.乃为合剂.如挟虚.或短气.或脉浮.不敢轻投也.
引用:《伤寒括要》大陷胸汤
下载:《伤寒括要》chm pdf 电子书 


《伤寒论》大陷胸汤

大黄六两(去皮,苦寒) 芒硝一升(咸寒)甘遂一钱(苦寒)
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一云:日晡所发心胸大烦),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引用:《伤寒论》大陷胸汤方
下载:《伤寒论》chm pdf 电子书 


《伤寒明理论》大陷胸汤

结胸由邪在胸中.处身之高分.邪结于是.宜若可汗.然所谓结者.若绑定之结.不能分解者也.诸阳受提于胸中.邪气与阳气相结.不能分解.气不通.壅于心下.为硬为痛.是邪正因结于胸中.非虚烦膈实之所同.是须攻下之物可理.低者举之.高者陷之.以平为正.结胸为高邪.陷下以平之.故治结胸.曰陷胸汤.甘遂味苦寒.苦性泄.寒胜热.虽曰泄热.而甘遂又若夫间之.遂直达之气.陷胸破结.非直达者不能透.是以甘遂为君.芒硝味咸寒.内经曰.咸味下泄为阴.又曰.咸以软之.气坚者.以咸软之.热胜者.以寒消之.是以芒硝为臣.大黄味苦寒.将军也.荡涤邪寇.除去不平.将军之功也.陷胸涤热.是以大黄为使.利药之中.此为峻剂.伤寒错恶.结胸为甚.非此汤则不能通利之.剂大而数少.取其迅疾.分解结邪.此奇方之制也.黄帝针经曰.结虽大.犹可解也.在伤寒之结.又不能久.非陷胸汤.孰可解之矣.
甘遂(君一钱七) 芒硝(臣一升) 大黄(使六两去皮)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渣.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未.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引用:《伤寒明理论》大陷胸汤方
下载:《伤寒明理论》chm pdf 电子书 


《伤寒寻源》大陷胸汤

大黄(六两去皮) 芒硝(一升) 甘遂(一钱匕)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煎大黄.取二升.去滓.纳芒硝.一两沸.纳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结胸兼涉阳明.仍用本汤.
大陷胸汤.由胸膈直达肠胃.亟从下夺.不用一药监制.此最猛劣之剂.故曰大.经云.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 .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按动数变迟三十六字.形容结胸之状如绘.盖动数为欲传之脉.迟则不能复传.阳邪因误下而内陷.而里饮复与之相格.心下因硬.膈间拒痛.本方虽用硝黄.而关键全在甘遂末一味.使下陷之阳邪.上格之水邪.俱从膈间分解.而硝黄始得成其下夺之功.若不用甘遂.便属承气法.不成陷胸汤矣.
又经云.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若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膈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观此条云.水结胸胁.而仍主此者.则全资甘遂逐水之功也.
引用:《伤寒寻源》大陷胸汤
下载:《伤寒寻源》chm pdf 电子书 


《伤寒杂病论》大陷胸汤

大黄六两 芒硝一升 甘遂一钱(匙)
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纳芒硝,煮二沸,纳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引用:《伤寒杂病论》大陷胸汤方
下载:《伤寒杂病论》chm pdf 电子书 


《冯氏锦囊秘录》大陷胸汤

伤寒下之早,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手不可近者,结胸也,此方主之。
甘遂(一钱,为末) 芒硝(一升) 大黄(二两) 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纳硝,煮一沸,纳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三阳经表症未解,用承气以攻里者,下之早也。下早则里虚,表邪乘之而入,三焦皆实,故心下至少腹痛不可近也。成氏曰∶诸阳受气于胸中,邪气与阳气相结,不可分解,高者陷之,故曰∶陷胸。陷胸破结,非苦寒直达者不能,是以甘遂为君,《经》曰∶咸味涌泄为阴;又曰∶咸以软之,是以芒硝为臣,荡涤邪寇,将军之职也。是以大黄为使,伤寒诸恶,结胸为甚,非此 剂不能通利。
引用:《冯氏锦囊秘录》大陷胸汤
下载:《冯氏锦囊秘录》chm pdf 电子书 


《医宗金鉴》大陷胸汤

大黄(去皮)六两芒硝一升甘遂(另碾)一钱
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集解】
方有执曰:上焦有高邪,必陷下以平之,故曰陷胸汤。平邪荡寇,将军之职也,以大黄为君;咸能软坚,以芒硝为臣;彻上彻下,破结逐水,以甘遂为佐;惟大实者,乃为合法。如挟虚或脉浮,不可轻试。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注】
此承上条互发其义,以详其证治也。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津液伤矣。不大便五六日,胃府燥矣。舌上燥渴,胃中干也。日晡潮热,胃热盛也。从心下至少腹,□满而痛不可近者,谓胸腹之中上、下俱□满结实大痛,手不可近,故以大陷胸汤主之无疑也。
【集注】
『内台方议』曰:「日晡所」作「日晡所发」。
方有执曰:此明结胸有阳明内实疑似之辨。晡,日加申时也。小有,微觉有也。盖不大便,燥渴,日晡潮热,从心下至少腹□满而痛,皆似阳明内热。惟小有潮热,不似阳明大热之甚。所以阳明必以胃家实为主,而凡有一毫太阳证在,皆不得入阳明例者,亦以此也。
程知曰:太阳结胸兼阳明内实,故用大陷胸汤,由胸□以及肠胃,皆可荡涤无余。若但下肠胃结热,而遗胸上痰饮,则非法矣。
吴人驹曰:一腹之中,上、下邪气皆盛,证之全实者,其脉常沉伏,不可生疑畏,惟下之,而脉自渐出也。

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注】
大结胸,邪重热深,病从心下至少腹,□满痛不可近,脉沉实,故宜大陷胸汤,以攻其结,泻其热也。小结胸,邪浅热轻,病正在心下□满,按之则痛,不按不痛,脉浮滑,故用小陷胸汤以开其结,涤其热也。
【集注】
程应旄曰:按陷胸条曰:心下痛按之石□。又曰:心下满而□痛。此曰:病正在心下。则知结胸不拘在心下与胸上,只在痛不痛上分别,故痞证亦有心下□者,但不痛耳。
张锡驹曰:汤有大小之别,证有轻重之殊。今人多以小陷胸汤治大结胸证,皆致不救,遂诿结胸为不可治之证。不知结胸之不可治。只一二节,余皆可治者,苟不体认经旨,必致临时推诿,误人性命也。
魏荔彤曰:小结胸无实热之邪,但微热而挟痰饮为患。故虽结胸而不能高踞胸巅,但正在心下而已;不能实力作痛,惟按之痛而已;诊之不沉而深,惟浮而轻浅而已;不能作石□,惟虚而结阻而已,所以大陷胸汤不应用,而另设小陷胸汤,高下、坚软、轻重、沉浮之间,病机治法昭然已。又云:痞阴邪,结胸阳邪,然于阳邪中又有大小之分,学者审之,于凡寒热杂合之证,无大实大热。俱宜斟酌下法,勿孟浪也。
引用:《医宗金鉴》大陷胸汤方
下载:《医宗金鉴》chm pdf 电子书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大陷胸汤

大黄 芒硝 甘遂
表未解而误下,荣卫经气下陷不升,则成协热下利。陷而复升,将水与热结于胸间,心下硬痛,脉沉热实,短气烦燥,心中懊憹,则成结胸。硝黄攻结热,甘遂攻结水也。
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大陷胸汤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chm pdf 电子书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大陷胸汤

伤寒十余日之久,复往来寒热。此少阳经病,病结在胃。宜大柴胡汤解少阳之经,兼下胃热。若外无大热,但结胸者,此乃水结在胸,头上微汗出,即水气上蒸之故。宜大陷胸汤下水也。
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大陷胸汤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chm pdf 电子书 


《儒门事亲》大陷胸汤

大黄(一两半) 芒硝(一两八钱半) 甘遂末(一字)
上以水一盏,煮大黄至八分,去滓,入硝一沸,下甘遂末,温服。
引用:《儒门事亲》大陷胸汤
下载:《儒门事亲》chm pdf 电子书 


《医学心悟》大陷胸汤

结胸证,服前药不效,须用此方。
大黄(去皮生用,六钱) 芒硝(四钱) 甘遂(为末,二分五厘)
上三味,以水六钟,先煮大黄,减半,去渣,纳芒硝,煮二三沸,和甘遂末,温服,得快利,止后服。
引用:《医学心悟》大陷胸汤
下载:《医学心悟》chm pdf 电子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10 17:05 , Processed in 1.137347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