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0|回复: 0

解毒子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0
发表于 2022-11-26 11: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解毒子
(《唐本草》)
【释名】地不容(《唐本》)、苦药子(《图经》)。
【集解】恭曰︰地不容生川西山谷,采无时,乡人呼为解毒子也。
颂曰︰出戎州。蔓生,叶青如杏叶而大,浓硬,凌冬不凋,无花实。根黄白色,外皮微粗褐,累累相连,如药实而圆大,采无时。又开州、兴元府出苦药子,大抵与黄药相类,春采根,曝干。亦入马药用。
时珍曰︰《四川志》云︰苦药子出忠州。性寒,解一切毒。川蜀诸处皆有。即解毒子也。或云︰州苦药子即黄药子,方言称呼不同耳。理

【气味】苦,大寒,无毒。
【主治】解蛊毒,止烦热,辟瘴疠,利喉闭及痰毒(《唐本》)。治五脏邪气,清肺压热(苏颂)。消痰降火,利咽喉,退目赤(时珍)。
【附方】新二。咽喉肿痛,水浆不下︰苦药、山豆根、甘草、硝石各一分,射干、柑皮、升麻各半两。为末,蜜丸。噙之。(《圣惠方》)
眉棱骨痛,热毒攻眼,头痛眉痛,壮热不止︰解毒子、木香、川大黄各三分,为末,浆水调膏摊贴,干即易之。(《普济方》)
【附录】奴会子(《海药》)
曰︰味辛,平,无毒。主小儿无辜冷疳,虚渴脱肛,骨立瘦损,脾胃不磨。刘五娘方,用为煎服。生西国诸戎。大小如苦药子。
药实根
《本经》曰︰味辛,温,无毒。主邪气诸痹疼酸,续绝伤,补骨髓。一名连木。
《别录》曰︰生蜀郡山谷。采无时。
恭曰︰此药子也,当今盛用,胡名那疏,出通州、渝州。其子味辛,平,无毒。主破血止痢消肿,除蛊疰蛇毒。树生,叶似杏,花红白色,子肉味酸,止用其仁,《本经》误载根字。
时珍曰︰此药子虽似黄药、苦药子,而稍有不同。二药子不结子,此则树之子也。葛洪
《肘后方》云︰婆罗门名那疏树子,中国人名药子。去皮取中仁,细研服,治诸病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6 11:58 , Processed in 1.268458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