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9|回复: 0

抗组蛋白抗体 检查结果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0
发表于 2024-1-19 04: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组蛋白是核内最丰富的蛋白质,它与DNA构成的复合物称为染色质。染色质最基本的亚单位结构是核小体(nucleosome),它由146个碱基对组成的DNA链缠绕8个组蛋白分子(2个H2A-H2B杂二聚体之间夹着2个杂二聚体H2-H4)2圈构成的核心和核心外的组蛋白H1与连结DNA(约60个碱基对)组成。H1既与核心部分的DNA结合,也与连结DNA结合,后者起连结相邻核小体的作用。5种组蛋白都有各自对应的自身抗体。抗DNA的自身免疫反应与抗组蛋白的自身免疫反应间具有连锁性,抗DNA抗体阳性的患者常同时能检出抗组蛋白抗体,但抗组蛋白抗体阳性并不一定伴有抗DNA抗体。
正常值

  正常人抗组蛋白抗体为阴性。
临床意义

  在全身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抗组蛋白抗体检出率为30%~70%,但与病情是否活动及临床表现无关;在无并发症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ism articular,RA)患者阳性率15%,而在Felty综合征患者可达83%,RA相关的血管炎患者阳性率为75%,青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JRA)患者阳性率为60%。在非风湿性自身免疫病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约有76%抗组蛋白抗体阳性,且大部分是抗H1抗体。很多药物可诱发类似SLE的综合征,称为药物性狼疮,病情较SLE轻,停药后症状可消失。药物性狼疮患者抗组蛋白的检出率很高(>95%)。普鲁卡因酰胺诱导的狼疮患者,主要出现抗H2A-H2B组蛋白二聚体的抗体,肼苯达嗪诱导的狼疮患者,主要出现抗H2、抗H4抗体。服用普鲁卡因酰胺1年以上的患者中,发生药物狼疮的高达20%;服用肼苯达嗪的也有5%~10%的患者可诱发狼疮。除这两种药物外,心得宁、D青霉胺、异烟肼、喹尼丁、丙基硫氧嘧啶、氯丙嗪、醋丁酰心安和甲基多巴也偶可诱导发生狼疮。当患者血清中仅检出抗组蛋白抗体(和抗ssDNA抗体)而无其他抗核抗体时,强烈支持药物性狼疮的诊断。而抗H2A-H2B二聚体的IgG类抗体与疾病的临床活动性密切相关。

  • 抗组蛋白抗体
相关检查


  • 抗Scl-70抗体
  • 自身免疫性疾病14项
  • 免疫球蛋白三项
相关疾病


  • 强直性脊柱炎
  • 风湿性多肌痛
  • 皮肌炎与多发性肌炎
  • 类风湿性关节炎
  • 系统性红斑狼疮
  • 风湿性边缘性红斑
  • 成人斯蒂尔病
  • 复发性风湿病
相关症状


  • 关节疼痛
  • 发热
  • 肌肉酸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5 16:07 , Processed in 1.462106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