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class="post-body"><div class="post-jiancha">
尿酮体
酮体为乙酰乙酸、&beta;羟丁酸及丙酮的总称,为人体利用脂肪氧化物产生的中间的代谢产物,正常人产生的酮体很快被利用,在血中含量极微,约为2.0-4.0mg/L,其中乙酰乙酸&beta;羟丁酸丙酮各种分加约占20%、78%、2%。尿中酮体(以丙酮计)约为50mg/24h。定性测试为阴性。但在饥饿、各种原因引起的糖代谢发生障碍脂分解增加及糖尿病酸中毒时,因产生酮体速度大于组织利用速度,可出现酮血症,继而发生酮尿(ketonuria,KET)。
正常值
定性试验:阴性,记为(-)。
临床意义
阳性,可见于以下情况: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由于糖利用减少,分解脂肪产生酮体增加而引起酮症。未控制或治疗不当的糖尿病出现酸中毒或昏迷时,尿酮体检查极不价值。应与低血糖、心脑疾病乳酸中毒或高血糖高渗透性糖尿病昏迷相区别。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阳性,而后者尿酮体一般不增高,但应注意糖尿病酮症者肾功能严重损伤而肾阈值增高时,尿酮体亦可减少,甚至完全消失。 (2)非糖尿病性酮症者:如感染性疾病肺炎、伤寒、败血症、结核等发热期,严重腹泻、呕吐、脱水、饥饿、剧烈运动、禁食过久、全身麻酸后等均可出现酮尿,此种情况相当常见。妊娠妇女常因妊娠反应,呕吐、进食少,妊娠高血压等都可出现尿酮体阳性。 (3)中毒:如氯仿、乙醚麻醉后、磷中毒等。 (4)服用双胍类丸糖药:如降糖灵等由于药物有抑制细胞呼吸的作用,可出现血糖已降,但尿酮体阳性的现象。
相关检查
- 尿沉渣红细胞(RBC,BLU)
- 尿沉渣白细胞(WBC,LEU)
- 尿酮体试验
- 尿酮体检查(KET)
- 血浆酮体
相关疾病
- 近端(Ⅱ型)肾小管性酸中毒
- 非溃疡消化不良
- 代谢性酸中毒
- 呼吸性酸中毒
- 新生儿低血糖症
- 新生儿高血糖症
- 小儿Alstrom综合征
- 功能性消化不良
-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妊高征
相关症状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尿液烂苹果味
- 高渗性昏迷
- 脱水
- 食欲异常
- 糖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