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4|回复: 0

溶菌酶 检查结果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2
发表于 2024-1-19 05:3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iv class="post-body"><div class="post-jiancha">
溶菌酶


  • 积液溶菌酶
  • 泪液溶菌酶
  • 唾液溶菌酶
  • 脑脊液溶菌酶
  • 血清溶菌酶(LYSO)
  • 尿溶菌酶测定(ULYSO)

  溶菌酶为正常机体免疫防御机制的组成部分,具有溶解细菌细胞壁的作用。在人体内,它存在于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内;也存在于黏膜分泌液中,成为体表防御因素之一。正常人尿中无溶菌酶。某些疾病患者血清或体液内的溶菌酶活性值有显著差别,故测定溶菌酶活性日益受到临床重视。常用的方法有琼脂平板法、比浊法。


正常值

  血清:5~30mg/L(琼脂平板法);9.6~14mg/L(比浊测定法)。脑脊液:0mg/L(琼脂平板法)。唾液:30~70mg/L(比浊测定法)。尿液:0mg/L(琼脂平板法);1~3mg/L(比浊测定法)。 由于方法与实验条件不同,测定结果有所差别,故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正常值标准。

临床意义

  血清溶菌酶测定对鉴别各型急性白血病有一定意义,急粒与急单血清溶菌酶升高;而急淋、急性红白血病降低或正常;经化疗奏效病情缓解后,溶菌酶水平可恢复。血清溶菌酶测定可作为判断局限性肠炎活动性的一个有用的指标,并且有助于判断临床过程的严重程度和对治疗的反应。 尿液溶菌酶含量增高的原因有:①肾小管损害;②高溶菌酶血症;③肾组织破坏。临床上测定尿液溶菌酶主要是作为肾小管损害的一个指标,各种原因的肾小管损害都可引起尿溶菌酶含量增高。肾移植患者定期检查尿溶菌酶活性十分必要。如移植肾接受良好,则溶菌酶活性在7天内恢复正常;若尿中过多的溶菌酶持续存在,必须疑及排斥反应的发生。 细菌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CSF)溶菌酶含量远较病毒性脑膜炎患者的含量高。因此,用溶菌酶测定对二者的鉴别有重要意义。此外。CSF溶菌酶测定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原发性或继发性肿瘤有一定辅助诊断价值。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痰液中溶菌酶含量降低;重症肺结核、泌尿系统感染患者血清或尿液中溶菌酶活性均可显著升高。此外,溶菌酶含量测定亦可作为判断局限性肠炎活动性指标。并有助于对临床过程的严重程度和治疗反应进行评价。



  • 溶菌酶
相关检查


  • 肾脏超声检查
  • 肾脏CT检查
  • 肾脏MRI检查
  • 肾小球滤过分数
  • 肾小管葡萄糖最大重吸收量试验
相关疾病


  • 急性肾小管坏死
  • II型肾小管性酸中毒
  • I型肾小管性酸中毒
  • 近端肾小管性酸中毒
  • 混合型肾小管性酸中毒
  • 小儿肾小管-间质肾炎
  • 小儿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 肾小管性酸中毒
相关症状


  • 尿常规异常
  • 水肿伴蛋白尿
  • 肾源性水肿
  • 血红蛋白尿
  • 蛋白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51La

GMT+8, 2025-5-17 14:20 , Processed in 1.189530 second(s), 23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