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6|回复: 0

甘土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2
发表于 2022-11-27 05: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药大辞典》:甘土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名】Gān Tǔ
【别名】白单、白石药尔雅》),膨润土(《黑龙江中药》)。
【来源】为硅酸盐类矿物蒙脱土、漂白土或其混合物。
【原形态】①蒙脱土
呈土状。白色、灰绿色或粉红色。有滑腻感。吸水性强,体积能随吸水而胀大,但在加热后又可失去所吸之水分。系凝灰岩或其他火山岩在碱性水的作用下蚀变而成。
②漂白土
呈分散状,具油腻感。颜色由浅灰、绿灰至近黑色。入水中即成粉末。
【性味】《本草拾遗》:"无毒。"
【功能主治】《本草拾遗》:"主草叶诸菌毒。热汤末和服之。"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甘土

【出处】出自《本草拾遗》。
【拼音名】Gān Tǔ
【英文名】Montmorillonite
【别名】白单、白⒌さ馈⑼辆
【来源】药材基源:为粘土岩膨润土。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ntmorillonite

【原形态】膨润土为以蒙脱石为主要组分的粘土。
蒙脱石 晶体结构属单斜晶系。常呈隐晶质土状块体,有时为小鳞片状、球粒状。白色,或为浅灰、浅红、浅绿等色。条痕白色。土状光泽。肉眼见不到其一组完全解理。硬度1-2。块体柔软、有滑感。相对密度2-2.7。加水膨胀,体积可增大几倍,并变成糊状物。具很强的吸附力和离子交换能力。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凝灰岩或其他火山岩在碱性水的作用下蚀变而成。
资源分布: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浙江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为土块状,白色或灰色,有的因含杂质而染成浅粉红色。不透明;土状光泽。硬度低,指甲可刻划成痕。具强吸水性,舐之有吸力。置水中即膨胀,继而崩散成细粒或粉。具滑腻感。微有土腥气,味淡。以色白、具滑腻感、吸水力强者为佳。
显微鉴别 透射偏光镜下:薄片中无色、微带浅绿色。微晶质、隐晶质蒙脱石往往均匀分布着微粒状其他粘土质矿物,如石英、岩屑粉等矿物,粒径一般在0.001mm以下。微晶质蒙脱石往往似叶脉状、网状分布于岩石中,局部尚见到斑块状、鳞片状;鳞片状粒径在0.002mm。
蒙脱石含量70%-80%。其他粘土质矿物:隐晶石英、微晶石英、水云母及其他微晶矿物含量30%-20%。
【化学成份】蒙脱石为(Al,Si)4O10(OH)2・nH2O。漂白土化学组成与高岭土(Kaolinite)相近,即近似于Al2O3・2SiO2・2H2O。另有认为是x[9SiO2・6(Mg,Fe2+,Ca)O・12H2O]+y[9SiO2・2(Al,Fe3+)2O3・12H2O]。总之,甘土主要成分是水化硅酸铝及少量钙、镁和亚铁。
【性味】无毒
【归经】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食物或菌类中毒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温开水调匀,饮服300-500ml。
【各家论述】《本草拾遗》:生草叶诸菌毒。热汤末和服之。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18 21:58 , Processed in 1.052040 second(s), 23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