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三钱) 炙草 芍药(各二钱) 大枣(三粒)
水煎服.日二夜一.
引用:《时方妙用》黄芩汤
下载:《时方妙用》chm pdf 电子书
《汤头歌诀》黄芩汤
(仲景)用甘芍并,二阳合利加枣烹。(治太阳、少阳合病,下利∶黄芩三两,芍药、甘草各二两,枣十二枚。阳邪入里,故以黄芩彻其热,甘草、大枣和其太阴。)此方遂为治痢祖,后人加味或更名。(利,泻泄也;痢,滞下也。仲景本治伤寒下利,《机要》用此治痢,更名黄芩芍药汤;洁古治痢加木香、槟榔、大黄、黄连、当归、官桂,名芍药汤。)再加生姜与半夏,(名黄芩加生姜半夏汤,仲景。)前症兼呕此能平。单用芍药与甘草(炙,等分,名芍药甘草汤,仲景。)散逆止痛能和营。(虞天民曰∶白芍不惟治血虚,兼能行气。腹痛者,营气不
引用:《汤头歌诀》黄芩汤
下载:《汤头歌诀》chm pdf 电子书
《退思集类方歌注》黄芩汤
治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
黄芩(三两) 甘草(炙) 芍药(各二两) 大枣(十二枚) 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
引用:《退思集类方歌注》黄芩汤
下载:《退思集类方歌注》chm pdf 电子书
《医方考》黄芩汤
黄芩(三两,炒) 甘草(二两) 芍药(二两,炒) 大枣(十二枚)
太阳与少阳合病,必自下利者,此方主之。
太阳与少阳合病者,有太阳证头痛、身热、脊强,而又有少阳证耳聋、胁痛、寒热往来、呕而口苦也。必自下利者,表实里虚,邪热渐攻于里故也。若太阳与阳明合病自下利,为在表,当与葛根汤发汗;阳明、少阳合病自下利,为在里,可与承气汤下之;此太阳、少阳合病自下利,为在半表半里,非汗下所宜,故与黄芩汤。师曰∶虚而不实者,苦以坚之,酸以收之;故用黄芩、芍药以坚敛肠胃;弱而不实者,甘以补之,故用甘草、大枣以补益肠胃。其
引用:《医方考》黄芩汤
下载:《医方考》chm pdf 电子书
《医方论》黄芩汤
黄芩三两 芍药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古未有治下利之方,自仲景立此法,以调和肠胃为主,后人踵事而增,药味太多,失之庞杂者不免矣。
引用:《医方论》黄芩汤
下载:《医方论》chm pdf 电子书
《伤寒括要》黄芩汤
黄芩 芍药 甘草 大枣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太阳与少阳合病.下之气.甘草大枣之甘平.以补养脾胃之弱.
引用:《伤寒括要》黄芩汤
下载:《伤寒括要》chm pdf 电子书
《伤寒论》黄芩汤
黄芩三两(味苦寒) 甘草二两(炙,味甘平)芍药二两(味酸平) 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若呕者,加半夏半升,生姜三两。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引用:《伤寒论》黄芩汤方
下载:《伤寒论》chm pdf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