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6|回复: 0

面肌抽搐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2
发表于 2024-1-19 10: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iv class="post-jibing">别名:面肌痉挛,偏侧面肌痉挛症


  • 简介
  • 原因
  • 检查
  • 诊断

面肌抽搐


  • 面肌抽搐
抽搐


  • 抽搐
  • 反复抽搐
  • 面肌抽搐
  • 双眼抽搐
  • 四肢抽搐
  • 抽搐与惊厥
  • 痛性脸抽搐
  • 新生儿抽搐
  • 腹肌肌肉抽搐
  • 口角肌肉的抽搐
  • 睡觉时突然抽搐一下

面肌抽搐又称面肌痉挛 ,其常见临床表现为原发性面肌抽搐病人多数在中年以后起病 ,女性较多。病起时,多为眼轮匝肌间歇抽搐 ,逐渐缓慢地扩散至一侧面部的其他面肌。口角肌肉的抽搐最易为人注意 ,严重者甚至可累及同侧的颈阔肌。抽搐的程度轻重不等 ,可因疲倦、精神紧张、自主运动而加剧 ,但不能自行模仿或控制。 入睡后抽搐停止。两侧面肌均有抽搐者甚少见。若有 ,往往是一侧先于另一侧受累。少数病人 ,于抽搐时伴有面部轻度疼痛 ,个别病例可伴有头痛 ,病侧耳鸣。神经系统检查 ,除面部肌肉阵发性的抽搐外 ,无其他阳性体征发现。少数病例于病程晚期可伴有患侧面肌轻度瘫痪。 本病为缓慢进展的疾患 ,一般均不会自然好转 ,如不给予治疗 ,部分病例于病程晚期患侧面肌麻痹 ,抽搐停止。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如不恢复或不完全恢复时 ,可产生面肌痉挛 ,是面神经麻痹的后遗症。面肌痉挛表现为 ,病侧面肌发生不自主的抽动。根据有面神经麻痹的病史可与原发性面肌抽搐鉴别。


病因

  根据病因可将此病分为特发与继发两种。继发性者亦称症状性面肌痉挛,凡在大脑皮层到面神经分支末梢的整个通道中,任何压迫刺激性病变均可诱发此病。临床常见的如中耳乳突炎症和肿瘤,桥小脑角的占位性病变(胆脂瘤和听神经瘤)及脑炎,蛛网膜炎,多发性硬化,P...
显示全部
检查

  1.病史
  了解发病年龄,抽搐部位、发展顺序、频率和严重程度。询问有无颅脑损伤或面神经麻痹史。
  2.体检
  除面肌抽搐外,注意有无面肌萎缩及其它脑神经(如三叉、听神经等)受累征象。
  典型抽搐状态,不伴其他...
显示全部
诊断

  1.病史
  了解发病年龄,抽搐部位、发展顺序、频率和严重程度。询问有无颅脑损伤或面神经麻痹史。
  2.体检
  除面肌抽搐外,注意有无面肌萎缩及其它脑神经(如三叉、听神经等)受累征象。
  典型抽搐状态,不伴其他...
显示全部

  • 抽搐
  • 面肌抽搐 知识
  • 抽搐 知识
症状部位



症状科室


  • 神经内科
相关症状


  • 婴幼儿抽风
  • 恶病质面容
  • 川字纹
  • 面部叩击征
  • 类癌面红
  • 饮酒性面红
  • 1岁左右出现进行性面容丑陋
  • 模糊不定,情绪性面痛
  • 颜面的火焰状母斑
  • 双颊凹陷呈猴腮状
相关疾病


  • 过度通气综合征
  • 脑动脉硬化伴发的精神障碍
  • 乙脑伴发的精神障碍
  • 克-雅氏病性痴呆
  • 癫痫性精神障碍
  • 脑干胶质瘤
  • 水、电解质紊乱伴发的精神障
  • 老年人心脑综合征
  • 老年人脑心综合征
症状检查


  • 脑脊液乳
  • 抗乙酸胆
  • 脑脊液蛋
  • 羊水甲胎
  • 颅脑CT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8 03:38 , Processed in 1.299419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