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5|回复: 0

皮肤青紫色改变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0
发表于 2024-1-19 11: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iv class="post-jibing">


  • 简介
  • 原因
  • 检查
  • 诊断


如果血液中的还原红蛋白(一种没有携带氧气的血红蛋白)增多、皮肤则可青紫色,医学上称为发绀,常常在舌、嘴唇、耳廓、面颊、肢端最为明显。血小板紫癜,是一种由于血小板少而血液不易凝固和血液病。 血小板作用: 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由巨核细胞脱落的直径为2~5微米的小声胞质构成,无细胞核,表面覆有细胞膜。血小板只见于哺乳动物体内。人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变化很大,正常值为15~30万个/微升。 血小板有止血功能。在小血管破裂处,血小板聚集成血小板栓,堵住破裂口,并释放肾上腺素、5-羟色胺等具有收缩血管作用的物质,是促进血液凝固的重要因子之一。血小板还有营养和支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使毛细血管的脆性减少。如果血小板数量显著减少或功能有障碍,都会导致出血倾向。如血小板减少到每微升7万个以下时,如遇伤破出血将不易止血,若少于4万个,就有自发性出血的可能。但在有些疾病如血友病、坏血症等虽也有出血症状,但血小板总数多为正常。故检查血液中血小板数量有助于对出血性疾病的鉴别诊断。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确证血小板有吞噬病毒、细菌和其他颗粒物的功能。血小板因能吞噬病毒而引人注目,在血小板内没有核遗传物质,被血小板吞噬的病毒将失去增殖的可能。临床上也见到患病毒性疾病时总出现血小板减少症。因此血小板有可能与皮肤、粘膜和白细胞一样是构成机体对抗病毒的一道防线。


病因

  急性型多发生于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痊愈之后,提示血小板减少与对原发感染的免疫反应间有关,心目可能感染后,在体内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通过其抗体分子上的FC片段与血小板上FC受体相结合高超。附有免疫复合物的血小板易在单核噬细胞系统内被破坏,而导...
显示全部
检查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状
  1、急性型
  多为10岁以下儿童,病前多有病毒感染史,以上呼吸道感染、风疹、麻疹、水痘居多;也可在疫苗接种后。感染与紫癜间的潜伏期多在1-3周内。
  主要为皮肤、粘膜出血,往往较严重,皮肤出血呈...
显示全部
诊断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状
  1、急性型
  多为10岁以下儿童,病前多有病毒感染史,以上呼吸道感染、风疹、麻疹、水痘居多;也可在疫苗接种后。感染与紫癜间的潜伏期多在1-3周内。
  主要为皮肤、粘膜出血,往往较严重,皮肤出血呈...
显示全部
症状部位


  • 全身
症状科室


  • 营养科
  • 体检、保健科
  • 血液科
相关症状


  • 窒息
  • 口唇青紫
  • 全身皮肤及粘膜呈现不同程度
  • 上肢突然出现肿胀酸痛
  • 脾紫癜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紫癜
  • 皮肤紫癜
相关疾病


  •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
  • 紫癜性肾炎
  •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过敏性紫癜
  • 色素性紫癜性苔藓样皮病
  • 毛细血管扩张性环状紫癜
  • 中毒性紫癜
  • 淤滞性紫癜
  • 进行性色素性紫癜性皮病
  • 暴发性紫癜
症状检查


  • 血常规
  • 血小板凝
  • 血小板黏
  • 血小板寿
  • 血小板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7 05:54 , Processed in 1.180382 second(s), 23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