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9|回复: 0

溶酶体酶缺陷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0
发表于 2024-1-19 12: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iv class="post-jibing">


  • 简介
  • 原因
  • 检查
  • 诊断


溶酶体为细胞浆内由单层脂蛋白膜包绕的内含一系列酸性水解酶的小体。是细胞内具有单层膜囊状结构的细胞器,溶酶体内含有许多种水解酶类,能够分解很多种物质,溶酶体被比喻为细胞内的“酶仓库”“消化系统”。溶酶体内的酶都是水解酶,而且一般最适pH为5,所以都是酸性水解酶。溶酶体内的酶如果释放会把整个细胞消化掉。一般不释放到内环境,主要进行细胞内消化。先天性溶酶体病是由于染色体上某些基因发生突变,而先天缺乏某种溶酶体酶而导致的一类代谢性遗传病。患者因酶缺失或酶结构缺陷,致使细胞中相应的底物无法降解而贮存,堆积在次级溶酶体中,造成细胞代谢障碍,故又称溶酶体贮积病。粘多糖贮积病是一组由于溶酶体酶缺陷造成的酸性粘多糖分子(氨基葡聚糖)不能降解,导致组织中大量粘多糖沉积和尿中粘多糖排泄增加而发生的疾病。


病因

  患者因酶缺失或酶结构缺陷,致使细胞中相应的底物无法降解而贮存,堆积在次级溶酶体中,造成细胞代谢障碍。
显示全部
检查

  粘多糖贮积病是一组由于溶酶体酶缺陷造成的酸性粘多糖分子(氨基葡聚糖)不能降解,导致组织中大量粘多糖沉积和尿中粘多糖排泄增加而发生的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和酶缺陷,MPS可以分为Ⅰ~Ⅶ等6型,其中Ⅰ型分为ⅠH型、ⅠS型,Ⅴ型已改称ⅠH/S型。除Ⅱ型为性连锁...
显示全部
诊断

  粘多糖贮积病是一组由于溶酶体酶缺陷造成的酸性粘多糖分子(氨基葡聚糖)不能降解,导致组织中大量粘多糖沉积和尿中粘多糖排泄增加而发生的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和酶缺陷,MPS可以分为Ⅰ~Ⅶ等6型,其中Ⅰ型分为ⅠH型、ⅠS型,Ⅴ型已改称ⅠH/S型。除Ⅱ型为性连锁...
显示全部
症状部位


  • 全身
症状科室


  • 重症监护室
  • 小儿科
相关症状


  • 细胞酶活性异常
  • 左心衰竭
  • 右心衰竭
  • 痴呆
  • 瘫痪
  • 肝脾肿大
相关疾病


  • 黏多糖贮积症
  • 小儿戈谢病
  • 小儿黏多糖贮积病Ⅳ型
  • 黏多糖贮积症Ⅶ型
  • 黏多糖贮积症Ⅷ型
  • 黏脂贮积症Ⅰ型
  • 黏脂贮积症Ⅲ型
  • 黏多糖贮积症Ⅰ型
  • 黏多糖贮积症Ⅱ型
  • 黏多糖贮积症Ⅲ型
症状检查


  • 染色体
  • 羊水细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6 22:21 , Processed in 1.299874 second(s), 23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