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3|回复: 0

腔隙性脑梗死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2
发表于 2024-1-19 15:5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iv class="post-jibing">别名:腔隙梗塞
神经内科检查

  • 简介
  • 原因
  • 症状
  • 诊断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腔隙性脑梗死


  • 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
脑梗死


  • 脑梗死
  • 出血性脑梗死
  • 中青年脑梗死
  • 分水岭区脑梗死
  • 无症状性脑梗死
  • 单发脑梗死性痴呆
  • 多发脑梗死性痴呆
  • 老年人分水岭脑梗死
  • 老年人腔隙性脑梗死
  • 遗传性多发脑梗死性痴呆

  腔隙性脑梗死(lacunar infarction)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是持续性高血压、小动脉硬化引起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是以病理诊断而命名的,系新鲜或陈旧性脑深部小梗死的总称。腔隙直径多为2~15mm,一般认为15~20mm是腔隙的最大限度。 过去,临床上很难做出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只有在病理检查时,才能明确腔隙性脑梗死的病变。这是一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疾病。单纯依靠神经系统检查以及脑电图、脑血管造影和脑脊液检查,临床无法确诊。因此,过去由于很多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没有表现出局灶体征,甚至完全没有症状,所以很难诊断。CT和MRI等神经影像学的广泛应用使本病临床诊断已无困难。另外,PET检查能较早地发现局部脑组织处于脑的功能、代谢改变状态时的变化,所以当PET应用于脑检查时,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现率可能会更高。 脑深部白质及脑干穿通动脉病变和闭塞后,导致缺血性微梗死,脑组织缺血、坏死和液化,可引起多个大小不同的脑软化灶,以后被巨噬细胞移走而留下不规则的大大小小的腔隙。因梗死的血管不同,常表现不同的神经系统症状,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头痛、头晕、失眠、健忘、肢体麻木、动作失调、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严重时可发生痴呆、偏瘫、失语等。 1965年Fisher等通过临床病理观察对本病的临床症状等作了详尽描述,国内由杨露春等于1984年首先报道。因其病因、临床表现、治疗、预后等都有一定的特殊性,正愈来愈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本病的病因不完全清楚。与病因相关因素有:①最常见为高血压导致小动脉及微小动脉壁脂质透明变性,管腔闭塞产生腔隙性病变;有资料认为,单一腔隙病灶与高……
显示全部
症状

  1.本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男性较多,多患高血压病。通常在白天活动中急性发病,孤立性神经功能缺损常使临床表现明显,也可在数小时至数天内渐进发病,约20%的病例表现T……
显示全部
诊断

  腔隙综合征病因除缺血性梗死外,还包括小量脑出血、感染、猪囊尾蚴病(囊虫病)、Moyamoya病、脑脓肿、颅外段颈动脉闭塞、脑桥出血、脱髓鞘病和转移瘤等,应注意鉴……
显示全部
并发症

  多数腔隙性脑梗死病人无明显并发症。但应警惕高血压病的各种合并症,并应高度重视脑血管病后抑郁症和焦虑反应,这是脑血管病较为常见的情感障碍。1.抑郁反应的特征性症状……
显示全部
治疗

  (一)治疗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与脑梗死相似,在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的基础上,强调加强病因治疗,预防再次发病。①有效控制高血压和各种类型脑动脉硬化可减少腔隙……
显示全部
预防

  由于腔隙性脑梗死是深穿支小动脉闭塞所致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这些血管大多属终末支,一旦梗死形成,侧支循环极难建立,所以临床上虽患者症状较轻,但不易恢复,应重在预防……
显示全部

  • 脑梗死
  • 脑梗死 知识
疾病部位



疾病科室


  • 神经内科
疾病症状


  • 深昏迷
  • 产后垂体坏死
  • 深感觉障碍
  • 深昏迷
  • 产后垂体坏死
  • 深感觉障碍
  • 头重足轻
  • 脑功能不全
  • 出血性梗死
  • 谵妄
  • 恶心与呕吐
  • 瘫痪
疾病检查


  • 暂无
相关疾病


  • 分水岭区脑梗死
  • 中青年脑梗死
  • 无症状性脑梗死
  • 脑梗死
  • 老年人环咽肌功能障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9 03:50 , Processed in 1.103367 second(s), 23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