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4|回复: 0

小儿预激综合征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0
发表于 2024-1-19 20: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iv class="post-jibing">别名:小儿Wolff-Parkinson-White综合征,小儿WPW综合征,小儿房室旁道,小儿沃-帕-怀综合征,小儿吾-巴-怀三氏综合征,小儿吾-巴-怀综合征,小儿兴奋前综合征,小儿预激症候群,小儿预激综
小儿科检查

  • 简介
  • 原因
  • 症状
  • 诊断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预激综合征


  • 预激综合征
  • 典型预激综合征
  • 变异型预激综合征
  • 老年人预激综合征

  预激综合征(pre-excitation syndrome)又称吾-巴-怀综合征(Wol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系心房与心室间存在附加传导束,又称房室旁道,使部分心室提前激动。小儿发病率为1/1000。跨经房室瓣环存在残留的非特异心肌纤维肌束,其连接心房心室肌,称之为房室旁路。这一异常房室旁路具有房室传导功能,导致心电生理异常表现和快速性心律失常,称之为预激综合征,又称Wolff-Parkinson-White(沃-帕-怀)综合征(WPW综合征)。这一存留的传导旁路是心脏发育过程异常所致。 在胚胎发育早期,心房和心室是一连续结构。以后房室间肌性连接逐渐退化消失,以纤维环代替。右侧旁路的形成是由于胎儿在发育过程中不形成房室纤维环,仍由肌纤维束连接,这其中大部分在出生头6个月内肌性结构消失。如6个月后肌束未消失,或房室纤维环未形成者则形成旁路。左侧游离壁旁路的形成主要是胚胎发育过程中房室间肌性连接未退化所致。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多数预激综合征患者无器质性心脏病,少数见于三尖瓣下移畸形,纠正型大血管错位、三尖瓣闭锁、右位心、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及心肌病等。此外,尚有家族性……
显示全部
症状

  预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变异较大。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导致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症状主要由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所致,心率可达200~300次/min。大部分心动……
显示全部
诊断

  诊断 预激综合征为一心电图诊断,常于心电图检查时偶然被发现,或因发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而引起注意。新生儿期预激综合征多于1岁以后可自行消失,或演变为隐型。此与……
显示全部
并发症

  预激综合征患者存在房室旁路,其电生理性能和正常房室传导系统不同,故易发生折返性心律失常,如阵发性室上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期前收缩等,其中以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最……
显示全部
治疗

  西医治疗 单有预激综合征,无需治疗。发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者应及时治疗,预激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射频导管消融术)。预激综合征的药物治疗主要……
显示全部
预防

  对长期预防复发的治疗,并不是药物对每个病人都有效。事实上,一些药物可增加房室折返心动过速的发生频率,这是因为药物仅延长旁路前传不应期,而不延长旁路逆传不应期,因……
显示全部

  • 预激综合征
  • 预激综合征 知识
疾病部位


  • 胸部
疾病科室


  • 小儿科
疾病症状


  • 猝死
  • 心脏增大
  • 心律失常
  • 猝死
  • 心脏增大
  • 心律失常
  • 精神运动性兴奋
  • 燥狂相
  • 心音异常
  • 攻击行为
  • 多血质
  • 儿童离别焦虑
  • 冲动型人格障碍
疾病检查


  • 心电图
相关疾病


  • 左束支传导阻滞
  • 右束支传导阻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6 10:14 , Processed in 1.270508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