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class="post-jibing">别名:小儿川崎病,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症,小儿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小儿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婴儿急性热性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小儿科检查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又称川崎病(Kawasaki syndrome),为一种急性全身性血管炎,以婴幼儿发病为主。 1967年日本的川崎博士总结了1961~1967年50例有持续性发热、皮疹、淋巴结炎等特征性表现的病例后,将本病命名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而首先报道。此后,随即发现川崎病并非是一种良性的疾病,许多患儿由于并发心血管疾病而导致死亡。事实上,川崎病已成为引起儿童获得性心血管疾病的两个主要因素之一,在许多地方其危险性甚至大于风湿热。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尽管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川崎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但大量流行病学和临床观察显示,川崎病是由感染所致。鉴于这种自限性疾病所表现出的发热、皮疹、结……
显示全部
症状
川崎病是一种三相性的疾病。急性期通常持续1~2周,主要特征是发热,结膜充血,口咽部的改变、四肢末梢红肿、皮疹、淋巴结炎、无菌性脑膜炎、腹泻和肝功能受损。心肌炎常……
显示全部
诊断
通常采用第3届国际川崎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988年12月)进行诊断:1.发热 持续5天以上,少数少于5天,抗生素治疗无效。2.四肢末端变化 在急性期有手足硬……
显示全部
并发症
1.心血管并发症 心血管系统受累可引起心血管并发症而导致死亡,故显得尤为重要。许多患儿由于冠状动脉血栓而突然死亡,多见于起病后2~12周内。日本在20世纪70年……
显示全部
治疗
西医治疗 1.急性期治疗 急性期的管理目的在于帮助炎症的减轻和防止冠状动脉血栓的形成。口服阿司匹林及大剂量的静脉应用免疫球蛋白是治疗的基础。如有因血栓所致的心肌……
显示全部
预防
本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已证明本病发生与病毒感染有关,应积极预防各种病毒感染性疾病,尤其是做好疫苗的接种等措施。……
显示全部
疾病部位
疾病科室
疾病症状
- 粘膜充血
- 急性非化脓性一过性颈淋巴结肿胀
- 淋巴结疼痛
- 粘膜充血
- 急性非化脓性一过性颈淋巴结肿胀
- 淋巴结疼痛
- 淋巴结退化
- 皮肤呈苍白色
- 杵状指(趾)
- 丘疹
- 咽炎、舌炎、龈炎
- 发热
- 淋巴结肿大
疾病检查
相关疾病
- 葡萄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 复发性坏死性黏膜周围炎
- 小儿风湿热
- 猩红热
- 赤游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