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9|回复: 0

运动障碍疾病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0
发表于 2024-1-19 23: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iv class="post-jibing">别名:运动失调,锥体外束病,锥体外系疾病
神经内科检查

  • 简介
  • 原因
  • 症状
  • 诊断
  • 并发症
  • 治疗
  • 预防

运动障碍疾病


  • 运动障碍疾病

  运动障碍疾病(movement disorders)又称锥体外系疾病(extrapyramidal diseases),主要表现随意运动调节功能障碍,肌力、感觉及小脑功能不受影响。 本组疾病源于基底核功能紊乱,通常分为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和肌张力降低-运动过多两大类,前者以运动贫乏为特征,后者主要表现异常不自主运动。


病因

  (一)发病原因 运动功能的调控是由锥体系统、基底核和小脑密切配合才能得以完成的,这三者并非是各不相关的独立系统,而在功能上确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运动障碍疾病(……
显示全部
症状

  基底核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1.不自主动作。2.动作缺失或缓慢而无瘫痪。3.姿势及肌张力异常。间接通路的功能亢进引起动作缺失与僵直,间接通路的功能不足引起舞蹈症……
显示全部
诊断

  锥体外系疾病须注意与锥体系统疾病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相鉴别。后者主要临床特点以瘫痪(肌力减退)为主,一般不难鉴别。另外,不同类型锥体外系疾病之间的鉴别更为重要。……
显示全部
并发症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明显,某些运动障碍疾病同时伴有智能障碍和(或)精神、行为障碍。……
显示全部
治疗

  (一)治疗 运动障碍性疾病的治疗,无论药物或外科治疗,原理都基于对递质异常和环路活动紊乱的纠正。不同类型锥体外系疾病的治疗,请参阅相关疾病治疗内容。(二)预后 ……
显示全部
预防

  有遗传背景的运动障碍性疾病,预防显得更为重要。预防措施包括避免近亲结婚,推行遗传咨询、携带者基因检测及产前诊断和选择性人工流产等,防止患儿出生。早期诊断、早期治……
显示全部
疾病部位


  • 全身
疾病科室


  • 神经内科
疾病症状


  • 额部肿块
  • 运动损伤
  • 齿轮样强直
  • 额部肿块
  • 运动损伤
  • 齿轮样强直
  • 身体摇晃征
  • 定向力障碍
  • 运动失调
  • 运动功能障碍
  • 不自主运动
疾病检查


  • 肌电图
  • 脑电图检查
  • 核磁共振成像(MRI)
  • 肌电图
  • 脑电图检查
  • 核磁共振成像(MRI)
  • 颅脑超声检查
  • 颅脑CT检查
  • 脑多普勒超声(TCD)
相关疾病


  • 腓总神经损害
  • 兰伯特-伊顿综合征
  • 忽略症
  • 小儿锥体功能不良综合征
  • 迟发性运动障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5 12:55 , Processed in 1.440847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