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3|回复: 0

麂子草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2
发表于 2022-11-27 10: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华本草》:麂子草

【拼音名】Jǐ Zǐ Cǎo
【别名】柄叶石松、石根子、石子草、石松柏、盗汗草、白布草、虱子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石杉科植物华南马尾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legmariurus fordii(Bak.)Ching[Lycopodium fordii Bak.]
采收和储藏:夏末、秋初采收全草,去净杂质、泥土,晒干。
【原形态】附生植物,茎柔软下垂,长20-30cm,多回二叉分枝。叶革质,螺旋状排列,基部扭曲而呈2列状;叶片椭圆形或披针形,长1-1.5cm,宽3-4mm,先端渐尖,基部圆楔形,全缘;主脉明显。孢子囊穗较营养叶部分略细瘦,顶生;孢子叶椭圆形或披针形,长4-6mm,宽约1mm,基部楔形,先端渐尖,全缘;孢子囊生于孢子叶腋,圆肾形,黄色。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低山常绿阔叶林区,附生在树干或岩壁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份】全草含三萜类:千层塔烯二醇(serratenediol),千层塔三醇(tohogenol),千层塔烯三醇(serratriol),二表-千层塔烯二醇(diepi-serratenediol),21-表千层塔烯二醇(21-episerratenediol); 生物碱:石松灵碱(lycodoline),马尾杉任碱(phlegmariurine)A、B、C、M及福地明(fordimine)。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消肿止痛;清热解毒。主关节肿痛;四肢麻木;跌打损伤;咳喘;热淋;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16 06:52 , Processed in 1.249225 second(s), 23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