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回复: 0

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持续上升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0
发表于 2025-2-14 09: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油籽市场贸易报告称,20多年来中国一直是全球主要大豆进口国,近年来占全球进口量的60%以上。这些进口大豆加工成豆粕,用来满足全球最大的养猪业(约占全球生猪产量的一半)以及全球最大的养禽业的饲料需求。但是近年来,中国的蛋白粕进口结构出现了微妙变化。
          1、中蛋白粕利用率上升,豆粕占比下降
          豆粕是中国饲料配方中最大的蛋白来源,但是但中蛋白油粕(如菜籽粕和葵花籽粕)的饲料用量正在增加。2013/14年度至2017/18年度,使用进口大豆加工的豆粕平均占到豆粕消费总量的93%。但随着其他蛋白粕的用量增加,这一比例在2023/24年度下降至87%。在此期间,其他蛋白油粕的进口量翻倍,主要因为葵花籽粕和菜籽粕进口增长。
          自2017年底中国与乌克兰达成新的进口协议后,中国从2018/19年度开始大量进口乌克兰葵花籽粕。自2022年以来,中国还从俄罗斯大量进口葵花籽粕。与此同时,近年来中国的菜籽粕进口也显著增长,主要来自加拿大。
          2、美国大豆份额下降,巴西大豆进一步主导市场
          中国近年来一直努力实现进口供应商多元化,但大豆进口仍主要集中在三大供应国:巴西、美国和阿根廷。其中巴西市场份额持续上升,而美国大豆的占比下降。
          自2017/18年度到2023/24年度,巴西大豆在中国大豆进口总量的份额从62%提高到71%,同期美国大豆所占份额从30%降至22%。这一趋势主要受到两个因素影响。
          首先,巴西大豆价格更具竞争力。随着巴西大豆产量持续增长,同时雷亚尔兑美元走弱,使得巴西大豆对中国买家更具吸引力。
          其次,美国大豆价格相对更高。2013/14年至2017/18年间,中国进口的美国大豆价格比巴西大豆高出约2%,到了2023/24年度,这一价差扩大到13%。
          美国农业部出口销售数据显示,美国对中国的大豆销售总量降至五年最低水平,而巴西大豆的交易价格仍显著低于美国大豆。
          3、未来趋势:对大豆依赖仍在增长,进口结构小幅调整
          尽管中国正在增加其他蛋白粕(如菜籽粕和葵花籽粕)的进口,但这一变化并未显著削弱其对进口大豆的依赖。数据显示,2023/24年度,中国对进口大豆的需求仍在增长,特别是对价格更具优势的巴西大豆的需求。
          总体来看,中国的蛋白粕供应结构正在发生适度变化,但未来巴西仍将是中国大豆的主要供应国,而美国大豆的市场份额可能继续受到竞争压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7 03:20 , Processed in 0.988478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