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回复: 0

大豆进口依赖度下降至23%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0
发表于 2025-3-7 11:01: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5年3月4日,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玉米、大豆等农产品加征10%-15%关税,同时暂停3家美企大豆输华资质。此举标志着中美贸易博弈进一步升级,短期可能加剧国内外农产品价格波动,长期则推动国内生物育种产业化进程加速。
          一、关税加征加剧农产品市场波动,供应链格局面临重塑
          短期进口成本抬升,价格波动风险上行
          对美国大豆加征10%、玉米加征15%的关税后,国内进口成本短期内或将抬升,加剧大豆、玉米及豆粕等关联产品的价格波动。当前全球谷物贸易格局已受到多重扰动:美国对墨西哥、加拿大加征25%关税,限制了北美区域内的谷物流通,而南美干旱天气进一步加剧供应链的不确定性。2025年全球玉米市场或面临供需失衡风险,价格震荡压力加大。
          替代采购与成本传导压力并存
          国内饲料企业正加速转向巴西、阿根廷等市场寻求替代性采购。据中国海关数据,2024年美豆占中国大豆进口量比例已降至23%,美玉米占比降至15%,预计此次加税后对美依赖度将进一步降低。但短期内,饲料成本占养殖业总成本的60%-70%,进口成本抬升可能传导至下游养殖端,增加行业经营压力。
          粕类市场预期分化,南美供应成关键变量
          尽管对美加税政策落地,但国内豆粕期货价格不涨反跌。数据显示,豆粕主力合约持仓量两日内减少14万手,资金离场明显。市场交易逻辑转向南美大豆丰产预期:巴西收割进度快于去年,阿根廷产区降雨改善作物生长条件,全球大豆供应宽松格局压制价格上行空间。
          二、生物育种产业化提速,粮食自给战略深化
          政策倒逼单产提升,转基因商业化进程加速
          降低对美农产品依赖的核心路径在于提升国内单产水平。此次关税政策将加速生物育种技术产业化,推动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的商业化应用。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国内已通过推广低蛋白饲料技术、优化蛋白来源结构(如菜籽粕、棉籽粕)降低对进口大豆的依赖,此次政策或成为生物育种技术落地的又一催化剂。
          进口替代路径明确,长期结构性机会显现
          国内玉米自给率提升已取得阶段性成果。2024年,中国玉米进口量中对美依赖度较2017年下降12个百分点,转向乌克兰、东南亚等多元化渠道。生物育种技术的突破将进一步提升国内玉米单产,巩固粮食安全基础。与此同时,肉类加工行业受关税冲击有限:2024年国内肉类对外依存度仅为6.5%,生猪产能恢复至高位,短期进口成本压力可控。
          产业链协同效应增强,技术优势企业受益
          生物育种产业化需要种业、饲料、养殖等多环节协同。具备转基因技术储备的种企可通过品种优势抢占市场份额,而饲料龙头企业凭借采购规模与配方优化能力,有望在原材料价格波动中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政策驱动下,行业资源将向技术领先、产业链整合能力强的企业集中。
          综上所述,此次关税政策既是中美贸易博弈的延续,亦是国内农业转型升级的契机。短期市场波动风险与长期技术红利并存,生物育种产业化进程或将进入提速阶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6 12:14 , Processed in 1.614200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