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2|回复: 0

蜀黍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0
发表于 2022-11-26 13:0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蜀黍
(《食物》)
【释名】蜀秫(俗名)、芦(《食物》)、芦粟(并俗)、木稷(《广雅》)、荻粱(同上)、高粱。
时珍曰︰蜀黍不甚经见,而今北方最多。按︰《广雅》︰荻粱,木稷也。盖此亦黍稷之类,而高硕如芦荻者,故俗有诸名。种始自蜀,故谓之蜀黍。
【集解】颖曰︰蜀黍北地种之,以备缺粮,余及牛马。谷之最长者。南人呼为芦。
时珍曰︰蜀黍宜下地。春月布种,秋月收之。茎高丈许,状似芦荻而内实。叶亦似芦。穗大如帚。粒大如椒,红黑色。米性坚实,黄赤色。有二种︰粘者可和糯秫酿酒作饵;不粘者可以作糕煮粥。可以济荒,可以养畜,梢可作帚,茎可织箔席、编篱、供爨,最有利于民者。今人祭祀用以代稷者,误矣。其谷壳浸水色红,可以红酒。《博物志》云︰地种蜀黍,年久多蛇。

【气味】甘,涩,温,无毒。
【主治】温中,涩肠胃,止霍乱。粘者与黍米功同(时珍)。

【主治】煮汁服,利小便,止喘满。烧灰酒服,治产难有效(时珍)。
【附方】新一。
小便不通,止喘︰红秫散︰用红秫黍根二两,扁蓄一两半,灯心百茎,上捣罗。每服半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7 09:24 , Processed in 1.099158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