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味辛,微寒,无毒。主治吐逆反胃,惊痫,癫疾,除热,下气,炼化还成九光。久服通神明。
(铅丹一名丹粉,今炼铅所作黄丹也。铅名黑锡,又名水中金,五金中之属水者也,有银坑处皆有之。)
铅丹木金水之精,得火化而变赤,气味辛微寒,盖禀金质而得水火之气化。主治吐逆反胃者,火温其土也。治惊痫者,水济其火也。治癫疾者,火济其水也。气味辛寒,寒能除热,辛能下气也。炼化还成九光者,炼九转而其色光亮,还成黑铅也。炼化还光而久服,则金水相生,水火相济,故通神明。
愚按∶铅有毒,炼铅成丹,则无毒。铅丹下品,不堪久服,炼铅丹而成九光,则可久服,学
引用:《本草崇原》铅丹
下载:《本草崇原》chm pdf 电子书
《本草撮要》铅丹
味咸寒沉重.入手足太阴少阴经.功专坠痰止惊.单用涂黄水疮神效.得龙骨牡蛎.治心脏神惊.一名黄丹.
引用:《本草撮要》铅丹
下载:《本草撮要》chm pdf 电子书
《本草经集注》铅丹
味辛,微寒。主治咳逆,胃反,惊痫,癫疾,除热,下气。止小便利,除毒热脐挛,金疮溢血。炼化还成九光。久服通神明。生蜀郡平泽。一名铅华,生于铅。
即今熬铅所作黄丹画用者,世方亦稀用,唯《仙经》涂丹釜所须此。云化成九光者,当为九光丹以为釜耳,无别变炼法。(《新修》七五页,《大观》卷五,《政和》一二六页)
引用:《本草经集注》铅丹
下载:《本草经集注》chm pdf 电子书
《本草衍义》铅丹
本谓之黄丹,化铅而成,别有法。《唐本》注∶炒锡作。然经称铅丹,则炒锡之说误矣,亦不为难辨。盖锡则色黯暗,铅则明白,以此为异。治疟及久积皆用。
引用:《本草衍义》铅丹
下载:《本草衍义》chm pdf 电子书
《本经逢原》铅丹
一名黄丹
辛微寒,无毒。
《本经》治吐逆胃反,惊痫癫疾,除热下气。
发明 铅丹体重性沉,味兼盐矾,而走血分,能坠痰止疟。《本经》言,止吐逆胃反,治惊痫癫疾,除热下气,取其性重以镇逆满也。仲景柴胡龙骨牡蛎汤用之,取其入胆以祛痰积也;但内无积滞,误服不能无伤胃夺食之患。敷疮长肉、坠痰杀虫,皆铅之本性耳。目暴赤痛,铅丹蜜调贴太阳穴立效。
引用:《本经逢原》铅丹
下载:《本经逢原》chm pdf 电子书
《长沙药解》铅丹
【本经】味辛微寒。主土逆胃反,惊痫瘨疾,除热下气,炼化还成九光。久服通神明。生平泽。
味辛,入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降摄神魂,镇安惊悸。
《伤寒》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在龙骨。用之治少阳伤寒,胸满烦惊,以其降逆而敛魂也。
铅丹沉重降敛,宁神魂而安惊悸。其诸主治,疗疮疡,去翳膜。
引用:《长沙药解》铅丹
下载:《长沙药解》chm pdf 电子书
《名医别录》铅丹
止小便利,除毒热脐挛,金疮溢血.生蜀郡.一名铅华,生于铅.
《本经》原文∶铅丹,味辛,微寒.主吐逆胃反,惊痫癫疾,除热下气.炼化还成九光.久
引用:《名医别录》铅丹
下载:《名医别录》chm pdf 电子书
《神农本草经》铅丹
味辛微寒。
主土逆胃反,惊痫瘨疾,除热下气,炼化还成九光。久服通神明(《御览》引作吐下,云久服成仙)。生平泽。
《名医》曰:一名铅华,生蜀郡。
案《说文》云:铅,青金也。陶宏景云:即今熬铅所作黄丹也。
引用:《神农本草经》铅丹
下载:《神农本草经》chm pdf 电子书
《汤液本草》铅丹
气微寒,味辛。黄丹也。
《本草》云∶主吐逆反胃,惊痫癫疾,除热下气。止小便利,除毒热筋挛,金疮溢血。
又云∶镇心安神,止吐血。
《本经》云∶涩可去脱而固气。
成无己云∶铅丹收敛神气,以镇惊也。
《药性论》云∶君。治消渴。煎膏,止痛、生肌。
引用:《汤液本草》铅丹
下载:《汤液本草》chm pdf 电子书
《新修本草》铅丹
味辛,微寒。主咳逆,胃反,惊痫,癫疾,除热,下气。止小便利,除毒热脐挛,金疮溢血。练化还成九光,久服通神明。生蜀郡平泽。一名铅华,生于铅。
即今熬铅所作黄丹画用者,俗方亦希用,唯《仙经》涂丹釜所须此。云化成九光者,当谓九光炼法。
〔谨案〕丹、白二粉俱炒锡作,今经称铅丹,陶云熬铅,俱误也。
引用:《新修本草》铅丹
下载:《新修本草》chm pdf 电子书
《药性切用》铅丹
即黄丹。性味咸寒,解热拔毒。虽有内治之功,与铅同性,复经盐矾炼成,大损真阳不可轻用。铅粉功忌略同。
引用:《药性切用》铅丹
下载:《药性切用》chm pdf 电子书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铅丹
味辛,微寒。主吐逆胃反,惊痫癫疾,除热下气,止小便利,除毒热,脐挛,金疮溢血。《药性论》云∶君。主治惊悸狂走,呕逆,消渴,煎膏用止痛生肌。萧炳云∶臣。不入汤药。日华子云∶凉,无毒。镇心安神,疗反胃,止吐血及嗽,敷金疮长肉及汤火疮,并小儿疟疾,重舌。
引用:《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铅丹
下载:《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chm pdf 电子书
《证类本草》铅丹
味辛,微寒,主吐逆胃反,惊痫癫疾,除热下气,止小便利,除毒热脐挛,金疮溢血。炼化还成九光,久服通神明。一名铅华,生于铅。生蜀郡平泽。
陶隐居云∶即今熬铅所作黄丹也。画用者,俗方亦稀用,唯《仙经》涂丹釜所须,云化成九光者,当谓九光丹以为釜尔,无别变炼法。唐本注云∶丹、白二粉,俱炒锡作,今《经》称铅丹,陶云熬铅,俱误矣。今注∶此即今黄丹也,与粉锡二物,俱是化铅为之。按李含光《音义》云∶黄丹,胡粉皆化铅,未闻用锡者,故参同契云∶若胡粉投炭中,色坏为铅。《抱朴子·内篇》云∶愚人乃不信黄丹及胡粉是化铅所作,今唐注以三物俱炒锡,大误矣。臣禹锡等谨按药性论云∶铅丹,君。主治惊悸狂走,呕逆,消渴。煎膏用,止痛生肌。萧炳云∶臣,不入汤。日华子云∶黄丹,凉,无毒。镇心安神,疗反胃,止吐血及嗽,敷金疮长肉,及汤火疮,染须发。可煎膏。
图经文具铅、锡条下。
外台秘要∶《集验》疗逆产方∶真丹刀圭,涂儿跖下。肘后方∶客忤,中恶之类,多于道间得之,令人心腹疼痛,胀满,气冲心胸,不即治亦害人。救之方∶真丹方寸匕,蜜三合和服之,口噤者折齿灌之。又方∶治伤寒及时气,温病头痛壮热,脉盛。真丹涂行身令遍,向火坐令汗出。又方∶蝎螫人,黄丹醋调涂之。经验方∶碧霞丹∶治吐逆立效。北来黄丹四两筛过,用好米醋半升,同药入铫内煎令干,却用炭火三秤,就铫内 透红,冷,取研细为末,用粟米饭丸如桐子大。煎酵汤下七丸,不嚼,只一服。王氏博济∶治风痫驱风散∶铅丹二两,白矾二两,为末。用砖一口,以纸铺砖上,先以丹铺纸上,次以矾铺丹上,然后用纸捅,却将十斤柳木柴烧过为度,取出细研。每服一钱,温酒下。刘氏∶治小儿疟方∶黄丹两钱匕,以蜜水和与服,冷即以酒和,令服之良。子母秘录∶治小儿重舌方∶黄丹如豆大,内管中,以安舌下。治疟百草霜∶黄丹等分细研。每服二钱匕,于发日空心米饮调服,不过两服愈。
衍义曰∶铅丹,本谓之黄丹,化铅而成。别有法,《唐本》注∶炒锡作。然《经》称铅丹,则炒锡之说误矣。亦不为难辨,盖锡则以黯暗,铅则明白,以此为异。治疟及久积皆用。
引用:《证类本草》铅丹
下载:《证类本草》chm pdf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