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回复: 0

芍药甘草汤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2
发表于 2022-11-27 15: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退思集类方歌注》芍药甘草汤

治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者;并治腹中不和而痛
芍药(四两) 甘草(四两炙) 水三升,煮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引用:《退思集类方歌注》芍药甘草汤
下载:《退思集类方歌注》chm pdf 电子书 


《医方论》芍药甘草汤

白芍药 甘草(炙)各四两
不通则痛。腹中不和,气逆而有浊阴,此但用甘酸化阴之法,而逆气自消,亦高明柔克之义
引用:《医方论》芍药甘草汤
下载:《医方论》chm pdf 电子书 


《伤寒括要》芍药甘草汤

芍药 甘草
浮为风.合用桂枝汤.大为虚.虚而胫挛者.寒则筋急也.非附子不能温经以舒筋.故加之.厥逆咽干烦躁.此阴躁也.虽内结谵语.而阳气未回.故以甘草干姜,温理中气.为脾主四肢.又甘能缓急也.及阳气已还.则除去温剂.虽胫尚拘急.不过以芍药和营而已.直待胫伸.寒症尽去.然后以承气止其谵语.盖内结者.非承气不能除耳.一症也.始而大温之.既而微温.又既而微寒之.终而大寒之.非有见垣之智者.未易语此.后人遇此症.岂复能出此手眼耶.
引用:《伤寒括要》芍药甘草汤
下载:《伤寒括要》chm pdf 电子书 


《伤寒论》芍药甘草汤

白芍药四两(味酸,微寒) 甘草四两(炙,甘平)
右二味(口父)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之。
引用:《伤寒论》芍药甘草汤方
下载:《伤寒论》chm pdf 电子书 


《伤寒寻源》芍药甘草汤

芍药(四两) 甘草(四两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按阳越于上.既用甘草干姜汤以复其阳.而挛急未解.明是津液不荣经脉.但以芍药甘草和之.而脚即伸.亦正所以救桂枝之逆也.此法试之颇验.不可以其平易而忽之.
引用:《伤寒寻源》芍药甘草汤
下载:《伤寒寻源》chm pdf 电子书 


《伤寒杂病论》芍药甘草汤

芍药四两 甘草四两(炙)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之。
引用:《伤寒杂病论》芍药甘草汤方
下载:《伤寒杂病论》chm pdf 电子书 


《医述》芍药甘草汤

甘草干姜汤,得理中之半,取其守中,不须其补中;芍药甘草汤,得桂枝之半,用其和里,不许其攻表。(柯韵伯)
引用:《医述》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
下载:《医述》chm pdf 电子书 


《医宗金鉴》芍药甘草汤

芍药四两甘草(炙)四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
【按】
「八、九日心下痞□,□下痛,气上冲咽喉」三句,与上下文义不属,必是错简。注家因此三句,皆蔓衍支离,牵强注释。不知此证,总因汗出过多,大伤津液而成,当用补气补血益筋壮骨之药,经年始可愈也。
【注】
伤寒吐下后,复发其汗,治失其宜矣,故令阳气阴液两虚也。阴液虚,故虚烦;阳气虚,故脉微;阳气微而不升,故目眩冒;阴液虚而不濡,故经脉动惕也。阳气阴液亏损,久则百体失所滋养,故力乏筋软而成痿矣。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注】
伤寒六、七日,邪传厥阴,厥热胜复之时,医不详审阴阳,而大下之,致变中寒下竭之坏证。中寒故寸脉沉迟,手足厥逆;下竭故尺脉不至,泄利不止也。盖未下之前,阳经尚伏表热,大下之后,则其热乘虚下陷,内犯厥阴,厥阴经循喉咙,贯膈注肺,故咽喉不利,唾脓血也。此为阴阳错杂,表里混淆之证,若温其下,恐助上热,欲清其上,愈益中寒,仲景故以此汤主之,正示人以阴阳错杂为难治,当于表里上下求治法也。盖下寒上热,固为难温,里寒无汗,还宜解表,故用麻黄升麻汤,以解表和里,清上温下,随证治之也。
【集注】
程知曰:言厥逆有因于误下致变者也。凡伤寒热炽者,其阴必虚,六、七日虽当传里之时,设表证仍在而大下之,则阴伤而阳亦陷。寸脉沉迟,手足厥冷,下利不止,伤其阳而气内陷也;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吐脓血,伤其阴而热内逼也。一下之误,既伤其阳,复伤其阴,故难治,与麻黄升麻汤,以升阳调下,清热滋阴。盖传经热邪,从外入于内者,仍当从内出于外也,故曰:汗出愈。
喻昌曰:寸脉沉而迟,明是阳去入阴之故,非阳气衰微可拟。故虽手足厥冷,下部脉不至,泄利不止,其不得为纯阴无阳可知。况咽喉不利,唾脓血,又阳邪抟阴上逆之征验,所以仲景特于阴中提出其阳,得汗出而错杂之邪尽解矣。
引用:《医宗金鉴》芍药甘草汤方
下载:《医宗金鉴》chm pdf 电子书 


《医学心悟》芍药甘草汤

止腹痛如神。
白芍药(酒炒,三钱) 甘草(炙,一钱五分
水煎服。
脉迟为寒,加干姜;脉洪为热,加黄连;脉缓为湿,加苍术、生姜;脉涩伤血加当归;脉弦伤气,加芍药。
保和丸 (见心痛)
消食积,清湿热,腹中有一条扛起者,是食积也。舌干口燥,是湿热也,本方主之,有热,加黄连。
引用:《医学心悟》芍药甘草汤
下载:《医学心悟》chm pdf 电子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10 07:02 , Processed in 1.256383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