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景)中姜附草,三阴厥逆太阳沉。〔附子一枚(生用),干姜一两,炙甘草二两,冷服。专治三阴厥逆,太阳初证脉沉亦用之。〕或益姜葱参芍桔,通阳复脉力能任(音仁。面赤,格阳于上也,加葱白通阳;腹痛,加芍药和阴;咽痛,加桔梗利咽;利止、脉不出,加人参补气复脉;呕吐,加生姜以散逆气。)
引用:《汤头歌诀》四逆汤
下载:《汤头歌诀》chm pdf 电子书
《退思集类方歌注》四逆汤
治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冷,汗出而厥,及膈上有寒饮干呕者;又治太阳发热,头痛脉沉,虽身疼痛,当救其里;又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均宜以此主之。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切) 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引用:《退思集类方歌注》四逆汤
下载:《退思集类方歌注》chm pdf 电子书
《医方考》四逆汤
甘草(二两) 干姜(两半) 附子(一枚)
煎成凉服。
太阴自利不渴,阴证脉沉身痛,与夫厥逆下利,脉不至者,此方皆主之。
论曰∶自利不渴属太阴。太阴主水谷,病故自利;内有真寒,故不渴。阴证者,举三阴而言,则又非独太阴矣。病在里,故脉沉。寒则血脉凝涩,故身痛。四肢受气于里,里寒则阳寒淫于内,治以甘热。故用甘草、姜、附大热之剂;申发阳气,祛散阴寒,能温经暖肌而回四逆,因以名汤焉。然必凉服者,经曰治寒以热,凉而行之是也。否则戴阳者,反增上燥,耳目口鼻皆血者有矣。药之难用也有如此。
引用:《医方考》四逆汤
下载:《医方考》chm pdf 电子书
《医方论》四逆汤
附子一枚(生用) 干姜一两 甘草(炙)二两
冷服。面赤加葱九茎,腹痛加芍药二两,咽痛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加人参二两,呕吐生姜二两。
四逆汤为四肢厥逆而设。仲景立此方,以治伤寒之少阴症。若太阴之腹痛下利、完谷不化,厥阴之恶寒不汗、四肢厥冷者亦宜之。盖阴惨之气深入于里,真阳几几欲绝,非此纯阳之品,不足以破阴气而发阳光。又恐姜附之性过于燥烈,反伤上焦,故倍用甘草以缓之。立方之法,尽美尽善。后人分传经为热厥,直中为寒厥,程郊倩讥之。然亦有未可尽非者。仲景曰∶“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而厥者,必发热,应下之。”此明明说厥逆在前,发热在后,及至发热则不复厥冷,乃伤寒失下之症,故荡涤邪滞,则发热自退,本非为厥而不热者言也。
程氏又云∶“下之者,下其热,非下其厥也,遇发热则可下,遇厥则万不可下。”此数语最为明白了当,可见传经之邪亦自有当下者,但不可概谓之热厥耳。四逆者,必手冷过肘,足冷过膝,脉沉细无力,腹痛下利等象咸备,方可用之,否则不可轻投。
引用:《医方论》四逆汤
下载:《医方论》chm pdf 电子书
《时病论歌括新编》四逆汤
『主治』三阴伤寒,身痛腹痛,下痢清谷,恶寒不渴,四肢厥冷,或反不恶寒,面赤烦燥,里寒外热,或干呕,或咽痛,脉沉微细欲绝。
『药物』附子、干姜、炙甘草。
『服法』水煎冷服。
引用:《时病论歌括新编》四逆汤
下载:《时病论歌括新编》chm pdf 电子书
《伤寒括要》四逆汤
甘草 干姜 附子
发热.头痛.脉反沉.苦不瘥.身体痛.当救其里.下后.下利清谷.身痛.急当救里.四为土味.是以甘草为君.寒淫所胜.平以辛热.是以干姜为臣.温经回阳.非纯阳而健悍者.无此大作用.是以附子为使.太阴与少阴.俱受阳和之煦.而真气充周于肢节矣.若发热云云.下后云云.皆阴症故并主之.
引用:《伤寒括要》四逆汤
下载:《伤寒括要》chm pdf 电子书
炙草 干姜 附子
此太阴脾脏之本气病也。太阴脾脏土气湿寒之人,表气的荣卫分离,里气的脾脏即郁而现本气之病。干姜炙草温补中气,温寒除湿以复土气之升降,附子温水回阳,以培土气之根。凡用四逆汤皆阴寒阳亡之病也。
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四逆汤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chm pdf 电子书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四逆汤
太阴脾脏与荣卫同时为病,当先用四逆汤以温脾脏,俟脾脏之下利腹胀愈后,乃用桂枝汤以解荣卫之表,此大法也。其实四逆汤服后,脾脏之病愈,荣卫之病亦随之而愈,因里气为表气之本,里气之阴阳和,表气的阴阳亦随之和矣。脾脏与荣卫同时为病,先温里后解病,与胃腑与荣卫同时为病,先解表后攻里,是对待理法。脾脏病阴寒,脾脏之阳未复而先发汗,里阳愈虚,荣卫内陷,则成坏病,此法关系极大。胃腑与荣卫同时为病,详下文。
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四逆汤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chm pdf 电子书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四逆汤
少阴病脉沉者,急以四逆汤温之。曰急者,言不可发汗也。
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四逆汤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chm pdf 电子书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四逆汤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复利者,言尿多也。脉弱而呕,阳亡于上,尿多阳亡于下,身微热,阳亡于外。若加肢厥,是阳亡不复,是为难治。宜四逆汤以回阳也。
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四逆汤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chm pdf 电子书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四逆汤
胸中有实痰阻格,则心中温温欲吐,复不能吐。阳气不通,则手足寒而脉弦迟。弦者聚也,迟者痰也。当用吐法吐去其痰。若膈上有寒饮干呕,急用四逆汤以温之,不可吐也。
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四逆汤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chm pdf 电子书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四逆汤
脉迟为寒,脉浮为虚,外热内寒,故下利清谷。宜四逆汤以补虚温寒也。
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四逆汤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chm pdf 电子书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四逆汤
寒霍乱至于吐利汗出,四肢拘急厥冷,此阳亡之证。宜四逆汤以回阳也。若吐利而小便多,大汗出,内寒外热,脉微欲绝,亦阳亡之证。亦宜四逆汤回阳也。
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四逆汤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chm pdf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