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2|回复: 0

乌头桂枝汤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2
发表于 2022-11-27 20:5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备急千金要方》乌头桂枝汤

治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一身尽痛,灸剌诸药不能治方。
秋干乌头(实中者五枚除去角) 白蜜(一斤)
上二味以蜜煎乌头,减半去滓,以桂枝汤五合解之,令得一升许,初服二合,不知,更进三合,复不知,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也。
桂枝汤方见伤寒门中(《外台》方以水二升半煮桂,提取一升和蜜合煎一升许,服)。
论曰∶凡人患大热皆须候脉,若大大热者,不得一准方用药,皆准病用药。大热不可那者,当两倍三倍。大大热者,乃至十倍用之,乃可制之尔。有人苦热不已,皆由服石所致。
种种服饵不能制止,惟朴硝煎可以定之。(武德中有贵高人师市奴谓之金石凌非也,此方直用二硝寒水石、石膏可也,即不劳金) 有金者,贵高人所加也。
引用:《备急千金要方》乌头桂枝汤
下载:《备急千金要方》chm pdf 电子书 


《伤寒杂病论》乌头桂枝汤

乌头五枚
右一味,以蜜二升,煮减半,去滓,以桂枝汤五合,解之,
令得一升,初服二合,不知即服三合,又不知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
病人睾丸,偏有大小,时有上下,此为狐疝,宜先刺厥阴之俞,后与蜘蛛散。
引用:《伤寒杂病论》乌头桂枝汤方
下载:《伤寒杂病论》chm pdf 电子书 


《医宗金鉴》乌头桂枝汤

乌头五枚
右一味,以蜜二筋,煎减半,去滓,以桂枝汤五合解之,令得一升,初服二合不知,即服三合;又不知,复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
【方解】
以桂枝汤五合解之者,溶化也。令得一升,谓以乌头所煎之蜜五合,加桂枝汤五合溶化,令得一升也。不知,不效也;又不知,又不效也;其知者,已效也。如醉状,外寒方散。得吐者,内寒已伸,故为中病也。

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大承气汤主之。
【按】
尺中亦微而涩之「微」字,当按『伤寒论』作「大」字是。
【注】
宿食病,即今之伤食病也,谓食隔宿不化也。人病腹满而痛,何以别之为宿食也?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谓按且大、且涩、且有力也,关上尺中亦然。大涩有力为实而不利,故知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注】
腹满而痛,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故当下之。
【集注】
李□日:滑者,水谷之气胜也,若滑而兼数,则实热已入胃府矣。故云:有宿食可下之。

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
初下利不欲食者是伤食,恶食不欲食也;久下利不欲食者,是伤脾不能食也。今初下利即不欲食,以有宿食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无疑矣。
【集注】
沈明宗曰:此伤食而致下利也。骤伤宿食,停滞胃中,壅遏升降之机,不转肠中,水谷不分而下奔则利,宿食在胃,故不欲食。必当攻去宿食,利得止而欲食,故宜大承气汤。

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宜瓜蒂散。
【注】
胃有三脘,宿食在上脘者,隔间痛而吐,可吐不可下也;在中脘者,心中痛而吐,或痛不吐,可吐可下也;在下脘者,脐上痛而不吐,不可吐可下也。今食在上脘,故当以瓜蒂散吐之也。
引用:《医宗金鉴》乌头桂枝汤方
下载:《医宗金鉴》chm pdf 电子书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乌头桂枝汤

乌头 八钱 桂枝 三钱 芍药 三钱 炙草 三钱 生姜 三钱 大枣 六钱
治寒疝腹痛,手足不仁,身体疼痛逆冷者。
肝肾皆寒,荣卫阳气运达不到,故病如此。桂枝汤以和荣卫,乌头补肝肾之阳,以达全身也。
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乌头桂枝汤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chm pdf 电子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8 01:53 , Processed in 1.169880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