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妇人大全良方》小续命汤
治中风及刚柔二 。及香港脚痹弱,不能转侧,兼治小儿惊风。
麻黄(制,可去,加葛根) 桂心 甘草(各半两) 防风(三钱三字) 芍药 白术 人参川芎 附子 防己 黄芩(各一分)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取八厘清汁;入生姜汁再煎一、二沸,温服,日三服,夜二服。若柔 自汗者,去麻黄;夏间及病有热者,去附子,减桂一半;冬及初春去黄芩。(第三卷虽有,然其中有杏仁,无白术。)虽然陈无择评曰∶产后汗出多变,亦令服续命汤,此又难信。既汗多如何更服麻黄、官桂、防己、黄芩辈?不若大豆紫汤为佳。太医局方大圣散亦良药也。愚观朱奉议云∶凡刚柔二 ,小续命汤并可加减与之。若柔自汗者,有去麻黄加葛根之说。朱奉议必有所据。虽大豆紫汤、大圣散良,亦不可偏见曲说,有妨古人之意。
引用:《妇人大全良方》小续命汤
下载:《妇人大全良方》chm pdf 电子书
《备急千金要方》小续命汤
治猝中风欲死,身体缓急口目不正,舌强不能语,奄奄忽忽,神情闷乱。
诸风服之皆验,不虚方令人。
麻黄 防己(崔氏《外台》不用) 人参 黄芩 桂心 白芍药 甘草 川芎 杏仁(各一两) 防风(一两半) 附子(一枚) 生姜(五两)
上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三沸去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三服甚良。不瘥更合三四剂必佳。取汗随人风轻重虚实也。有人脚弱,服此方至六七剂得瘥。有风疹家,天阴节变,辄合服之,可以防喑。〔一本云,恍惚者,加茯神、远志。如骨节烦疼,本有急》无川芎、杏仁,只十味。延年无防风。)
引用:《备急千金要方》小续命汤
下载:《备急千金要方》chm pdf 电子书
《备急千金要方》小续命汤
治中风冒昧不知痛处,拘急不得转侧,四肢缓急,遗矢便利。此与大续命汤同,偏宜产后失血并老小人。
麻黄 桂心 甘草(各二两) 生姜(五两) 人参 川芎 白术(前方用杏仁) 附子防己 芍药 黄芩(各一两) 防风(一两半)
上十二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古今录验》无桂心,名续命汤,胡洽《千金翼》同。)
又方 治风历年岁或歌、或哭、或大笑,言语无所不及方。
麻黄(三两) 人参 桂心 白术(各二两) 芍药 甘草 防己 黄芩 川芎 当归(各一两)
上十味 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覆取汗。
引用:《备急千金要方》小续命汤
下载:《备急千金要方》chm pdf 电子书
《普济本事方》小续命汤
小续命汤并增损法附子(半两,炮,去皮脐) 防风(一两半,去钗股) 黄芩(去皮) 麻黄(去根节)桂(去皮,生用) 甘草(炙) 人参(去芦) 防己 白芍药 芎 杏仁(浸汤,去皮尖,以上各一两)
上为粗散。每服五钱,水二盏,姜五片,煎一盏,去滓,非时温服。若骨节烦痛有热者,去附子,倍芍药;精神恍惚者,加茯苓、远志各一两;烦心多惊者,加犀角半两;骨间冷痛者,倍用桂附;呕逆腹胀者,倍人参,加半夏一两;躁闷大便涩者,去附子,倍芍药,入竹沥一合煎;若脏寒下利者,去防己黄芩,倍附子合前成一两,加白术一两。
引用:《普济本事方》小续命汤
下载:《普济本事方》chm pdf 电子书
《仁术便览》小续命汤
治卒暴中风,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手足颤掉,语言謇涩,肢体麻痒,精神昏乱,头目眩晕,痰涎壅盛,筋脉拘挛,及香港脚缓弱不能动履屈伸。
防己 桂心 黄芩 杏仁(去皮尖炒) 芍药 甘草(炙) 川芎 麻黄(去节) 人参(各一钱
上锉,分作二服。水二盏,生姜五片,枣二枚,煎八分,食远热服。 精神恍惚加茯神、远志。骨节烦痛有热者加芍药去附子。心烦多惊加犀角。骨节重痛有寒湿倍加官桂、附子。呕逆腹胀加半夏、倍人参。躁闷大便涩,去附子,倍加芍药,入竹沥。脏寒下痢去防己、黄芩,加白术。自汗去麻黄、杏仁,加白术。脚膝弱加牛膝、石斛。身疼加秦艽。腹痛加桃仁、姜炒杜仲。
凡治中风,不审六经之形证加减,虽治无益。加减法具于后。
引用:《仁术便览》小续命汤
下载:《仁术便览》chm pdf 电子书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小续命汤
治卒中风欲死,身体缓急,口目不正,舌强不能语,奄奄忽忽,神情闷死。
诸风服之皆验,不令人虚。
麻黄(去节汤) 防己(崔氏《外台》不用) 人参 黄芩 桂心 甘草(炙) 白芍药芎(各一两) 杏仁(一两,汤去皮尖,炒) 附子(一枚,炮去皮脐) 防风(半两)
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七片,枣二个,煎七分,去滓,不以时服取汗,随人虚实,与所中轻重。有人脚弱,服此六七剂得瘥。有风疹家,天阴节变,辄合服之,可以防喑。一云恍惚,加茯神、远志;骨节疼,有热,去附子、芍药。《古今录验》有白术,无杏仁;《救急》无芎 、杏仁,止十味;《延年》无防风。一云遗失便利产后失血,并老人小儿,用麻黄、桂心、甘草各二两。一法,治或歌哭,或笑语,无所不及,用麻黄三两,人参、桂枝、白术各二两,无防风、附子、生姜,有当归一两。
引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小续命汤
下载:《三因极一病证方论》chm pdf 电子书
《时方歌括》小续命汤
六经中风之通剂.
小续命汤(子金)桂附芎.麻黄参芍杏防风.黄芩防己兼甘草.风中诸经以此通.(通治六经中风. 邪不遂.语言謇滞.及刚柔二痉.亦治厥阴风泻.防风一钱一分.桂枝麻黄人参酒芍杏仁川芎黄芩防己甘草各八分.附子四分.姜枣煎服.)
陈修园曰.天地之噫气为风.和风则生长万物.疾风则摧折万物.风之伤人者.皆带严寒肃杀之气.故此方桂芍姜草.即伤寒论之桂枝汤.麻杏甘草.即伤寒论之麻黄汤.二方合用.立法周到.然风动则火升.故用黄芩以降火.风胜则液伤.故用人参以生液.血行风自灭.故用芎芍以行血.防风驱周身之风.为拨乱返正之要药.附子补肾命之根.为胜邪固本之灵丹.防己纹如车辐.有升转循环之用.以通大经小络.药品虽多.而丝丝入扣.孙真人询仲景下之一人也.
引用:《时方歌括》小续命汤
下载:《时方歌括》chm pdf 电子书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小续命汤
治猝暴中风,不省人事,渐觉半身不遂,口眼喎斜,手足战掉,语言謇涩,神情气乱,头目眩重,痰涎并多,筋脉拘挛,不能屈伸,骨节烦疼,不得转侧,服之皆验。若治香港脚缓弱,久服得瘥。久病风人,每遇天色阴晦,节候变更,宜 防喑 。
防己 肉桂(去粗皮) 黄芩 杏仁(去皮、尖,炒黄) 芍药(白者) 甘草( ) 芎 脐,半两)
上除附子、杏仁外,捣为粗末,后入二味令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取一盏,去滓,稍热服。食前,加枣一枚尤好。
引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小续命汤
下载:《太平惠民和剂局方》chm pdf 电子书
《汤头歌诀》小续命汤
(《千金》)桂附芎,麻黄参芍杏防风。黄芩防己兼甘草,六经风中此方通。〔通治六经中风, 斜不遂,语言蹇涩及刚柔二痉,亦治厥阴风湿∶防风一钱二分,桂枝、麻黄、人参、白芍(酒炒)、杏仁(炒研)、川芎(酒洗)、黄芩(酒洗)、防己、甘草(炙)各八分,附子四分,姜、枣煎。麻黄、杏仁,麻黄汤也,治寒;桂枝、芍药,桂枝汤也,治风。参、草补气,芎、芍养血,防风治风淫,防己治湿淫,附子治寒淫,黄芩治热淫,故为治风套剂。刘宗浓曰∶此方无分经络,不辨寒热,虚实虽多,亦奚以为?昂按∶此方今人罕用,然古今风方,多从此方损益为治。〕
引用:《汤头歌诀》小续命汤
下载:《汤头歌诀》chm pdf 电子书
《退思集类方歌注》小续命汤
(孙思邈《千金要方》) 治中风 斜不遂,语言謇涩,及刚柔二痉,厥阴风泄。此六经中风之通剂。
防风(一两半) 生姜(五两) 桂心 麻黄 杏仁 川芎 白芍 人参 甘草 黄芩 防己(各一两) 附子(一枚) 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三沸,去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分三服。(筋急语迟,脉弦,倍人参,加薏苡、当归,去白芍。烦躁不大便,去桂、附,倍芍药,加竹沥。
身痛发搐,加羌活。日久不大便,胸中不快,加大黄、枳壳。口渴,加麦冬、花粉。脏寒下利,去防己、黄芩,倍附子,加白术。汗多,去麻黄,加术。呕逆,加半夏。语言謇涩,手
小续命汤桂附芎,麻黄参芍杏防风,黄芩防己兼甘草,六经风中此方通。(麻黄、杏仁,麻黄汤也,治寒。桂枝、芍药,桂枝汤也,治风。参、草补气,芎、芍养血,生姜散寒,防风治风淫,防己治湿淫,附子治寒淫,黄芩治热淫,故为治中风之通剂。刘宗浓《玉机微义》曰∶“此方无分经络,不辨寒热虚实,虽多亦奚以为。”汪 庵《医方集解》曰∶“此方今人罕用,然古今风方,多从此方损益为治。”旭高按∶此方即从《古今录验》续命汤加减。
盖病来杂扰,故药亦兼该也。)
引用:《退思集类方歌注》小续命汤
下载:《退思集类方歌注》chm pdf 电子书
《医方考》小续命汤
麻黄(去节) 人参(去芦) 黄芩(酒炒) 芍药(酒炒) 川芎 炙甘草 杏仁(去皮,炒)??分)
古人以此方混治中风,未详其证。昆谓麻黄、杏仁,麻黄汤也,仲景以之治太阳证之伤寒。桂枝、芍药,桂枝汤也,仲景以之治太阳证之中风。如此言之,则中风而有头疼、身热、脊强者,皆在所必用也。人参、甘草,四君子之二也,《局方》用之以补气;芍药、川芎,四物汤之二也,《局方》用之以养血。如此言之,则中风而有气虚、血虚者,皆在所必用也。风淫末疾,故佐以防风;湿淫腹疾,故佐以防己;阴淫寒疾,故佐以附子;阳淫热疾,故佐以黄芩。盖病不单来,杂揉而至,故其用药,亦兼该也。
热者,去附子,用白附子;筋急语迟、脉弦者,倍人参,加薏苡、当归,去黄芩、芍药以避中寒;烦躁、不大便,去附、桂,倍加芍药、竹沥;日久大便不行、胸中不快,加枳壳、大黄;语言謇涩,手足颤掉,加石菖蒲、竹沥;口渴,加麦门冬、栝蒌、天花粉;身疼、发搐,加羌活;烦渴、多惊,加犀角、羚羊角;汗多,去麻黄;舌燥,加石膏,去附、桂。
引用:《医方考》小续命汤
下载:《医方考》chm pdf 电子书
《医方考》小续命汤
麻黄(去节) 人参 黄芩(酒炒) 芍药(酒炒) 川芎(酒洗) 防己 杏仁(去皮尖,炒) 桂
病强 者,此方主之。
,痉字之误也。强痉者,坚强而劲直,颈项牵急而背反张也。此以风寒湿三者客于太阳,伤其大筋,筋牵而急,故令痉也。然得之风湿者,令人有汗不恶寒名曰柔痉,昔人以桂枝加葛根汤主之是也。得之寒者,令人无汗恶寒,名曰刚痉,昔人以葛根汤主之是也。是方也,有麻黄、杏仁,则可以发表散寒。有桂枝、芍药,则可以解肌驱风。有防风、防己,则可以驱邪胜湿。有人参、甘草,则可以益气柔筋。有川芎、黄芩,则可以和阴去热。乃附子之热,可以温经,而亦可以去湿者也。正考见中风门。
引用:《医方考》小续命汤
下载:《医方考》chm pdf 电子书
《医方论》小续命汤
防风一钱二分 桂枝 麻黄 杏仁(去皮尖,炒研) 芎 (酒洗) 白芍(酒炒) 人参 甘草(炙) 黄芩(酒炒) 防己八分 附子四分
每服三钱,加姜、枣煎。
天地之气,郁而必宣。风也者,乃大块噫气,鼓荡万物者也。然有和风,有烈风,有怪厉之风,有微柔之风。和风,则不疾不徐,人纵感之,不为大害;烈风,则咸知畏避,受者反少;怪厉之风本不常有;惟微柔之风,最易中人,微则难防,柔则善入。虚人腠理不密,外风乘隙而投,由表及里,病亦由浅入深。前于《医醇剩义》中已将中络、中经、中腑、中脏之症,缕析条分,兹不复赘。但于各方后,窃附管见。小续命汤,乃治六经中风之通剂,方中补气血,去风寒,清湿热之药俱备,非各分门类之专方。易老加减法,亦不过示人以用药之大凡。至于入腑、入脏之症,则固未尝议及也。
引用:《医方论》小续命汤
下载:《医方论》chm pdf 电子书
《时病论歌括新编》小续命汤
『主治』中风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语言蹇涩及刚柔二痉。
『药物』防风、桂枝、麻黄、杏仁、川芎、白芍、人参、甘草、黄芩、防己、附子。加姜、枣。
『服法』煎服。
引用:《时病论歌括新编》小续命汤
下载:《时病论歌括新编》chm pdf 电子书
《目经大成》小续命汤
麻黄 杏仁 人参 黄芩 芎 芍药 甘草 防风 桂枝 附子 当归 防己
古人以此方混治中风,不无精义。盖麻黄、杏仁,麻黄汤也,仲景以治太阳症之伤寒。桂枝、芍药,桂枝汤也,仲景以治太阳症之伤风。如此言之,则中风而有头痛、身热、脊强者,皆在所必用也。人参、甘草,四君子之二也,局方收以补气。当归、芎 ,四物汤之二也,局方拣以养血。如此言之,则中风而有气虚、血虚者,固在所必需也。风淫末疾,佐以防风。湿淫腹疾,佐以防己。阴淫寒疾,附子佐之。阳淫热疾,黄芩佐之。夫疾不单来,故使药亦兼该也。然当根据易老六经减增,尤为稳便。药行病去,性天自若。故乎为小续命云。
诗曰∶芎桂秋高芩草黄,药炉归制杏麻霜,辽人恭己防风中,附子煎充续命汤。
引用:《目经大成》小续命汤
下载:《目经大成》chm pdf 电子书
《冯氏锦囊秘录》小续命汤
治中风不省人事,涎鸣反张,失音厥冷。
麻黄 人参 黄芩 川芎 芍药 甘草 杏仁 防己 肉桂(各八分) 防风(一钱) 附子(泡,去皮、脐,四分) 姜枣水煎服。
引用:《冯氏锦囊秘录》小续命汤
下载:《冯氏锦囊秘录》chm pdf 电子书
《儒门事亲》小续命汤
麻黄(去节) 人参(去芦) 黄芩 芍药 川芎 甘草(炙) 杏仁(汤泡,去皮尖,炒) 防己官桂(去皮) 防风(去芦,各一两) 附子(半两,去皮脐)
上除附子、杏仁外,合捣为粗末,后入二味搅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至一盏,去滓,少热服,食后。
引用:《儒门事亲》小续命汤
下载:《儒门事亲》chm pdf 电子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