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2|回复: 0

安徽刺黄柏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0
发表于 2022-11-26 15:4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华本草》:安徽刺黄柏

【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拼音名】ān Huī Cì Huán Bò
【英文名】root of Anhwei Barberry
【别名】黄柏、刺黄柏、三颗针
【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安徽小檗的茎枝。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beris anhweiensis Ahrendt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收茎枝,去叶,洗净,晒干。
【原形态】刺黄柏,落叶灌木,高1-2m。小枝稍有棱角,老枝黄色或暗棕色,有少数黑色疣点,刺单生或3叉,长1.5-3cm。叶簇生;柄长0.5-1cm;叶片椭圆形,倒卵形勤俭到卵状椭圆形,长2-6cm,宽1.5-3.5cm,先端圆钝,基部楔形,边缘有刺状锯齿15-25,齿距2-3mm,上面绿色,下面灰白色,网脉明显。总状花序顶生,长3-4cm,有花10-20朵;花黄色,直径约1cm,花被6,内轮花瓣基部有2枚腺体;雄蕊6,花药2瓣裂;子房1,内含1-2枚胚珠。浆果椭圆形,红色,略被粉状物。花期4-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m的山间灌丛、溪边或林下石隙间。
资源分布:分布于安徽、浙江、江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茎枝圆柱形,稍直,多分枝,直径1-5mm,长短不一。表面黑褐购或棕黑色,具纵皱纹,针刺多单一,稀三叉。质硬,易折断,折断面纤维怀;横切面皮部淡黄色,木部黄色,有较密放射状纹理,髓部较小,黄白色。气微,味苦。
以茎枝粗壮、断面色黄者为佳。
显微鉴别,茎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木栓细胞,排列紧密。皮层较窄;纤维单个散在,壁薄。维管束外韧型,20-28个环列;韧皮部较窄;束中形成层2-3列细胞;木质部发达,导管直径可达50μm,木纤维众多,排列紧密。射线较平直,宽1-7列细胞。髓约占直径的1/4,由薄壁细胞组成,有的细胞含草酸钙柱晶或方晶。
【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肝;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淋浊;带下;疮疡;咽喉肿痛;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摘录】《中华本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5 11:04 , Processed in 1.359174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