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0|回复: 0

杏子汤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0
发表于 2022-11-27 22: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杏子汤

治阳明伤风,能食,口苦咽干,腹满微喘,发热恶风,自汗嗜卧,身重,小便难,潮热而哕,其脉浮弦长而数,悉主之。
杏仁(去皮尖) 半夏(汤去滑) 五味子(各二钱半) 芍药 桂心 细辛 干姜(炮) 大黄(蒸) 甘草(炙,各三钱) 茯苓(四钱)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服。
足少阳胆经伤风,身热,恶风自汗,项强胁满。以其脉起于目兑 ,上抵头角,交出,入缺盆,下胸中,贯膈,络肝,循胁里,出气街,合髀厌中,故少阳诸证如是。治之宜柴胡加桂汤。
引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杏子汤
下载:《三因极一病证方论》chm pdf 电子书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杏子汤

治一切咳嗽,不问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及虚劳咯血,痰饮停积,悉皆治疗。
(出《易简方》) 人参(去芦) 半夏(汤洗七次) 茯苓(去皮) 芍药(去粉) 官桂(去皮,不见 火)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半,杏仁去皮、尖,锉五枚,姜五片,煎至六分,去滓,食 前服。或感冒得之,加麻黄等分。如脾胃素实者,用罂粟壳去筋,碎锉,以醋淹,炒,等分 加之,每服添乌梅一个煎服,其效尤验。若呕逆恶心者,不可用此。一法去杏仁、人参,倍 加麻黄,添芍药如麻黄之数,干姜、五味子各增一半,名小青龙汤,大治久年咳嗽,痰涎壅 盛,夜不得睡,仍专治香港脚喘急。此方虽有麻黄,既有官桂,不致于发汗,服之不妨。一方 加麻黄、甘草、杏仁、五味子、茯苓等分,橘红倍之,尤为切当。又一方用紫苏叶、桑白皮 、麻黄、青皮、五味子、杏仁、甘草等分,生姜七片,乌梅一个,煎服。久年咳嗽,气虚喘 急,皆得其宜。二方中有麻黄,有汗人不宜服之。
引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杏子汤
下载:《太平惠民和剂局方》chm pdf 电子书 


《医宗金鉴》杏子汤

麻黄四两杏仁五十个甘草(炙)二两
右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得汗止服。

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蘖汁,脉自沉,何从得之?师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黄耆芍药桂枝苦酒汤主之。
【注】
此承黄汗互详其证,以明其治也。黄汗属湿,故身体肿;属风,故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者,谓面目浮肿也。汗沾衣,色正黄如蘖汁,谓汗出粘黄也。脉自沉者,谓从水得之也。究其得之之由,以汗出入冷水中浴,则凄怆之寒内入,遏郁汗液于肌腠,从土蒸化而出,故色黄也。宜黄耆、桂枝解肌邪,以固卫气;白芍、苦酒止汗液,以摄荣气,荣卫调和,其病已矣。
【集注】
程林曰:汗出则元府开,入水浴则凄怆之水寒,藏留于腠理皮肤之中,则身肿发热也。汗出沾衣如柏汁,则津液内竭,是以汗出而渴也。身肿虽状如风水,但风水之脉不沉,汗不黄,口不渴,为异耳!
李升玺曰:按汗出浴水,亦是偶举一端言之耳。大约黄汗由脾、胃湿久生热,积热成黄,湿热交蒸而汗出矣。
魏荔彤曰:黄汗者,汗出之色黄而身不黄,与发黄之证不同也。
尤怡曰:黄汗之病,与风水相似。但风水脉浮,而黄汗脉沉;风水恶风,而黄汗不恶风为异。其汗沾衣,色正黄如蘖汁,则黄汗之所独也。风水为风气外合水气,黄汗为水气外合热气,热被水遏,互郁交蒸,汗液则黄。用黄耆、桂枝、芍药三味,行阳以益阴,则荣气和而卫气周,盖欲使荣卫大行,而邪气毕达耳。
引用:《医宗金鉴》杏子汤方
下载:《医宗金鉴》chm pdf 电子书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杏子汤

杏仁 三钱 麻黄 三钱 生石膏 六钱 炙甘草 三钱
治水病脉浮者。
此脉浮必浮而有力,肺热充实。石膏清肺热,杏仁降肺气,麻黄甘草泄水保中也。
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杏子汤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chm pdf 电子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6 23:28 , Processed in 1.701767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