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中风,忽然若醉,形体昏闷,四肢不收,涎潮搐搦,气闭不通。
明矾(一两) 猪牙皂角(四个)
一方 加半夏(一钱)。
引用:《仁术便览》稀涎散
下载:《仁术便览》chm pdf 电子书
《汤头歌诀》稀涎散
(散,严用和)皂角白矾斑,〔皂角四挺(去皮弦炙),白矾一两,为末,每服五分。白矾酸苦涌泄,能软顽痰;皂角辛咸通窍,专制风木。此专门之兵也,国中风时宜用之。〕或益藜芦微吐间。风中痰升人眩仆,当先服此通其关。(令微吐稀涎,续进他药。)通关散用细辛皂(角,为末,)吹鼻得嚏保生还。(卒中者用此吹鼻,有嚏者可治,无嚏者为肺气已绝。)
引用:《汤头歌诀》稀涎
下载:《汤头歌诀》chm pdf 电子书
《退思集类方歌注》稀涎散
(许叔微《普济本事方》引孙兆方) 治中风暴仆,痰涎壅盛,气闭不通。先开其关,令微吐稀涎,续进他药。亦治喉风牙关紧闭。
皂角(四挺去皮弦炙) 白矾(一两) 共为末,温水调下五分。或加藜芦。
引用:《退思集类方歌注》稀涎散
下载:《退思集类方歌注》chm pdf 电子书
《医方考》稀涎散
猪牙皂角(四条,去果皮,炙) 白矾(一两,枯)
共为末,每进三字,水下。
病患国中风,暴仆,痰涎涌盛,此药与之,频吐涎沫,壅塞少疏,续进他药。
清阳在上,浊阴在下,则天冠地履,无暴仆也。若浊邪风涌而上,则清阳失位而倒置矣,故令人暴仆。所以痰涎壅塞者,风盛气涌而然也。经曰∶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故不与疏风补虚,而先为之吐其涎沫。白矾之味咸苦,咸能软顽痰,苦能吐涎沫;皂角之味辛咸,辛能利气窍,咸能去污垢。名之曰稀涎,固夺门之兵也。师曰∶凡吐中风之痰,使咽喉疏通,能进汤液便止。若攻尽其痰,则无液以养筋,能令人挛急偏枯,此大戒也!
引用:《医方考》稀涎散
下载:《医方考》chm pdf 电子书
《医方考》稀涎散
猎牙皂角(四条,去黑皮) 白矾(一两)
共为末,每服三字。
喉闭数日不能食者,以此方吐之。涎尽病愈。
皂角之辛利,能破结气。白矾之咸苦,能涌稠涎。数数涌之,涎去而病失矣。
引用:《医方考》稀涎散
下载:《医方考》chm pdf 电子书
《医方论》稀涎散
皂角四挺(去皮弦炙) 白矾一两
共为末,温水调下五分,或加藜芦。
治上焦用涌吐之法,此义本之《内经》,而方则出于仲景。古人体气壮实,不妨用之,后世机心日开,嗜欲日甚,元气大伤,禀受甚薄,一经涌吐,汗而且喘,百变丛生。后人不敢轻用,盖亦慎重之道。即如稀涎散,性最猛烈,用以救猝急痰症,方足以斩关夺门,然尚有醒后缓投药饵,痰不可尽攻之戒!可知虚人及寻常之症不可轻用吐法也。
引用:《医方论》稀涎散
下载:《医方论》chm pdf 电子书
《冯氏锦囊秘录》稀涎散
主中风暴仆,痰涎壅盛,此药取吐。
牙皂四条(去皮、弦,炙) 白矾(二两,枯) 共为末。每进三字,水下。
夫清阳在上,浊阴在下,天冠地履,无暴仆也。若浊邪逆涌,清阳失位,故暴仆而多痰,先治其标,后治其本。白矾酸苦,《经》曰∶“酸苦涌泄”,故此为君;皂角辛咸,《经》曰∶辛以散之,碱以软之,故以为佐,咽喉疏通,能进汤液便止。若攻尽其痰,则无液以养筋,令人挛急偏枯,此大戒也。
引用:《冯氏锦囊秘录》稀涎散
下载:《冯氏锦囊秘录》chm pdf 电子书
《冯氏锦囊秘录》稀涎散
治中风口噤,单蛾双蛾。
江子仁(六粒,每粒分作二片) 牙皂(三钱,切片) 明矾(一两) 先将矾化开,后入二味搅匀,待矾枯为末,每用三分吹入,诸病皆愈。痰涎壅盛者,灯心汤下五分,在喉者即吐,在膈者即下。
引用:《冯氏锦囊秘录》稀涎散
下载:《冯氏锦囊秘录》chm pdf 电子书
《儒门事亲》稀涎散
猪牙皂角(不蛀者,去皮弦,称一两,炙用之) 绿矾 藜芦(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或一、二钱,斡开牙关,浆水调下灌之。
引用:《儒门事亲》稀涎散
下载:《儒门事亲》chm pdf 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