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7|回复: 0

七鳃鳗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2
发表于 2022-11-27 23:06: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华本草》:七鳃鳗

【出处】始载于《吉林中草药》。
【拼音名】Qī Sāi Mán
【英文名】lamprey
【别名】七星子鱼、八目鳗、七星鱼、七星鳗
【来源】药材基源:为七鳃鳗科动物七鳃鳗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ampetra japonica(Martens).
采收和储藏:春至秋季捕捞,风干,或鲜用。
【原形态】七鳃鳗,体台鳗形,光滑无鳞。尾部侧扁,体长可达60cm以上,约为头长的5.2倍。头圆筒形,口近圆形,呈吸盘状,边缘密布乳突。眼发达,位于头前部。鼻孔1个,位于头背两眼中间。头两侧眼后各具1行7个分离的鳃孔。肛门位于体后部,具一细管状突出。肌节自最后鳃孔至肛门红75节。背鳍2个。第1背鳍较低而短,起点距吻端距尾端约相等。第2背鳍较大,中部很高;前、后部渐低,后部与尾鳍相连,鳍条软而细密。臀鳍很低,始自肛门之后,与尾鳍下叶相连。尾鳍予状,上下叶约等长。无胸鳍和腹鳍。体灰青绿色。腹部浅黄色或灰白色,背鳍上部黑色,尾鳍深黑色。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部分时期栖息于海中成长后于4-5月回游至浅水河流中砂砾底产卵。卵极小,每次产卵8万万粒,产卵后亲鱼全部死亡。孵出的幼鳗随水漂流,常躲藏于泥沙中夜晚出来摄食,经4-5年后开始变态,入海生活数年,再溯河产卵。为食肉性鱼类,常以吸盘附于大鱼身身,用吸盘内舌上角质齿锉破鱼体,吮吸其血肉。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乌苏里江、图们江及松花江等河流中。
【化学成份】内含维生素(vitamin)A。
鱼皮含维生素B1、B12。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滋补强壮;通经活络;明目。主口眼歪斜;夜盲症;角膜干燥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1-2条。外用:适量,鲜口捣敷。
【各家论述】《吉林中草药》:滋补强壮。治口眼歪斜:七星子鱼捣烂涂敷。向左歪敷右面,向右歪敷左面。
【摘录】《中华本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14 06:26 , Processed in 1.163804 second(s), 23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