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8|回复: 0

茵陈五苓散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0
发表于 2022-11-28 00: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仁术便览》茵陈五苓散

黄芩 黄连 山栀子 茵陈 猪苓 泽泻 苍术 青皮 龙胆草(各等分) 有积加莪术、三
引用:《仁术便览》茵陈五苓散
下载:《仁术便览》chm pdf 电子书 


《退思集类方歌注》茵陈五苓散

治黄胆。
五苓散加茵陈蒿。
引用:《退思集类方歌注》茵陈五苓散
下载:《退思集类方歌注》chm pdf 电子书 


《医方考》茵陈五苓散

茵陈 猪苓 茯苓 泽泻 白术(等分) 桂(少许)
发黄,小便不利者,此方主之。
热病小便不利,湿热内蓄,势必发黄。茵陈,黄家神良之品也,故诸方多用之。猪苓、泽泻、茯苓、白术、味平而淡,故可以导利小水。官桂之加,取有辛热,能引诸药直达热邪蓄结之处。经曰∶甚者从治。此之谓也。
引用:《医方考》茵陈五苓散
下载:《医方考》chm pdf 电子书 


《冯氏锦囊秘录》茵陈五苓散

治酒积黄胆,小便不利,清热去湿。
茵陈 猪苓 茯苓 泽泻 白术(土炒,各一钱) 桂(三分) 水煎服。去茵陈即五茯散原方。
土虚则受湿,湿生热,湿热乘脾,中央之黄色乃见,酒亦湿热,故并治之。茵陈专理湿热,发黄者所必用也。佐以猪苓、泽泻则水液分于膀胱,佐以白术、茯苓则土旺可以胜湿,桂之为用,能令诸药直达热所,为向导之兵也。
引用:《冯氏锦囊秘录》茵陈五苓散
下载:《冯氏锦囊秘录》chm pdf 电子书 


《增订叶评伤暑全书》茵陈五苓散

治疫 黄疽。
茵陈(五钱) 五苓散(四钱)
和匀,每服四钱,食前米汤调服,或浓煎茵陈汤,调五苓散。
引用:《增订叶评伤暑全书》茵陈五苓散
下载:《增订叶评伤暑全书》chm pdf 电子书 


《医宗金鉴》茵陈五苓散

茵陈蒿末十分五苓散五分(方见痰饮中)
右二味和,先食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集解】
尤怡曰:此正治湿热成疸者之法,茵陈散热郁,五苓利湿瘀也。

黄疸病,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不可除热,热除必哕,哕者小半夏汤主之。
【注】
黄疸病小盒饭赤,今不赤而白,且欲自利,虽腹满而喘,是湿盛无热,阴黄证也。切不可除热,若除热以凉药下之,则胃必寒而作哕。哕者主之以小半夏汤,以止哕也。
【集注】
李□曰:小便色不变欲自利,里无实可知,腹满而喘,脾气虚而肺气不利耳!用苦寒药攻里除热,则胃寒而虚气上逆,故哕,宜小半夏汤散逆止哕。
高世栻曰:小便色不变,非赤也,欲自利,非下利也。若腹满而喘,虽似里实,不可投寒剂以除热,如大黄硝石汤,不可用也。若投寒剂而除热,则必哕,哕,呃逆也。
半夏生姜辛温散寒,故哕者,当以小半夏汤主之也。
引用:《医宗金鉴》茵陈五苓散方
下载:《医宗金鉴》chm pdf 电子书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茵陈五苓散

五苓散加茵陈
统治黄汗病者。
茵陈最能去黄,故于五苓去湿之中,加之以统治黄病也。
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茵陈五苓散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chm pdf 电子书 


《医学心悟》茵陈五苓散

阴黄之症,身冷,脉沉细,乃太阴经中寒湿,身如熏黄,不若阳黄之明如橘子色也。当问其小便利与不利,小便不利,宜本方;小便自利,茵陈术附汤主之。
茵陈 白术 茯苓(各一钱五分) 猪苓 泽泻(各七分) 薄桂(五分
水煎服。
引用:《医学心悟》茵陈五苓散
下载:《医学心悟》chm pdf 电子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6 21:13 , Processed in 1.210746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