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1|回复: 0

白暨豚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0
发表于 2022-11-26 16:2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华本草》:白暨豚

【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拼音名】Bái Jì Tún
【英文名】suckling pig
【别名】白旗、白鳍、白鳍豚、白江猪
【来源】药材基源:为淡水豚科白暨豚的脂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potes Vexillifer Miller
采收和储藏:白暨豚的脂肪入药,捕杀后,杀死取其脂肪,用小火将油炼出,放凉后呈膏状。
【原形态】白暨豚,身体呈纺锤形,脐处最粗。体长1.5-2.5m,重约230kg。吻极狭长,约30cm,前端略上翘。喷气孔纵长,位头顶偏左。眼极小,位于口角后上方。耳孔小如针眼,位于头两侧,眼的后下方。背鳍三角形,位于体中部略后,上端尖,基阍长,鳍肢较宽,末端圆钝。属鳍后缘凹入,中央有齿刻。背面蓝灰色或灰色,腹部白色,一般为乳白色。各鳍皆白色,故名白鳍豚。头骨左右不对称,颅腔大。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栖息于长江中下游,洞庭、鄱阳湖等地。以中上层鱼类为主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的干流中也见于洞庭、鄱阳湖及钱塘江口一带。
【性味】苦;咸;寒
【归经】心;肺经
【功能主治】镇咳;清热解毒。主咳嗽;烧、烫伤等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熬后食用,适量。外用:适量,涂擦。
【各家论述】《中国药用动物志》:有镇咳、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咳嗽、烧、烫伤等症。
【摘录】《中华本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6 00:09 , Processed in 1.505513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