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4|回复: 0

中气药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0
发表于 2022-11-28 02:5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气药

温补中气,以炙甘草为主药。性温,有起死回生之功。凡脉虚大而润,或微小而润皆宜。若脉枯细与阴虚诸证慎用,脉实有力者忌用。阴虚而脉枯细,有兼补中之必要者,于滋阴药中斟酌少用。否则,横滞伤阴,中气反因之窒塞不能运化,小儿不宜重用。补中而不横窒者冰糖最好,但力小无起死回生之能。白糖养中较冰糖更平和矣。大枣补中,最补津液,性温,惟有滞塞诸证者,不可用。党参补中气补津液,性平。如有卫气闭束之外感服之,卫气愈闭,为祸不小。水饮病亦不可服,生津助水之故。此外凡补土之药,皆能补中。生甘草性寒,能将中气的运动力量减少也。
中寒,干姜为第一要药,有起死回生之力。古方干姜炙草同用之证,皆有关生死大病。误用伤阴,为害最大。炮过用,力稍减。生姜亦能温中,捣汁止呕止吐。外感用之,有伤肺之害。必须完全寒症,肝不燥,肺不热者,乃可用之。蜂蜜炼熟,温中补液,惟无运化之力。生蜜寒中。
调中理滞。食滞用神曲、麦芽、山楂、槟榔、草果,俱炒过用。神曲草果皆性热,余性平。凡舌上有黄白腻苔,皆宜。气滞用砂仁蔻仁,用量愈轻愈好。淡豆豉,调中理滞,其性阴柔,温燥病妙品。
中寒乃常有之事。中气最怕病热。中气若热,胃中阴不包阳,阳气飞散,即死。本人好食热性食物,与医生好用热性之药,日久,中气遂热。可怕。治之之法,养肺阴,养胃阴,降胆经,与温补中气并重,可愈。饭后胸下热,即中气热也。
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气药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chm pdf 电子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6 14:16 , Processed in 1.063974 second(s), 23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