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9|回复: 0

竹叶黄耆汤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0
发表于 2022-11-28 03: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医宗金鉴》竹叶黄耆汤

治消渴,气血虚,胃火盛而作渴。
淡竹叶 生地黄各二钱 黄耆 麦冬 当归 川芎 黄芩 甘草 芍药 人参 半夏 石膏 各一钱,右水煎服。
【集注】柯琴曰:气血皆虚,胃火独盛,善治者补泻兼施;寒之而不至损阳,温之而不至助火,扶正而邪却矣。四君子气药也,加黄耆而去芩,术者,恐火就燥也。四物汤血药也,倍地黄而用生者,正取其寒也。人参,黄耆,甘草治烦热之圣药,是补中有泻矣。且地黄之甘寒,泻心肾之火,竹叶助芍药清肝胆之火,石膏佐芍药清脾胃之火,麦冬同黄芩清肺肠之火,则胃火不得独盛,而气血之得补可知。惟半夏一味温中辛散,用之大寒剂中,欲其通阴阳之路也。岐伯治阴虚而目不瞑者,饮以半夏汤,覆杯则卧,今人以为燥而渴者禁用,是不明阴阳之理耳。
【按】是方即竹叶石膏汤加生地,当归,白芍,川芎,黄耆,黄芩也。彼则治伤寒解后,烦渴少气,气逆欲吐。此则治消渴,气血虚,胃火盛。因其气虚,故加黄耆佐人参,甘草以补气;因其血虚,故加归,芎,芍,地以补血;因其胃火盛,故加黄芩佐石膏以清胃火。其烦渴则一,故余药皆同也。于此二方推之,用半夏之意,自可知矣。
故脾者为胃行其津液也,脾湿胃燥,津液不行,得火则化痰,得寒则成饮。胃火清,脾湿燥,其痰饮自除矣。半夏消痰破饮,使未化痰之津液回清,而已成痰之浊液自化,非他药所可比伦也,故二方于胃火盛燥渴中同用之。
引用:《医宗金鉴》竹叶黄耆汤
下载:《医宗金鉴》chm pdf 电子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6 00:57 , Processed in 1.522829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