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9|回复: 0

芦菌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0
发表于 2022-11-26 16: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芦菌
(音桓郡。《本经》下品)
【校正】自草部移入此。
【释名】芦(《本经》)。
时珍曰︰当作萑,乃芦苇之属,此菌生于其下,故名也。若音观,乃鸟名,与萑芦无关。
【集解】《别录》曰︰菌生东海池泽及渤海章武。八月采,阴干。
弘景曰︰出北来,此亦无有。形状似菌,云鹳屎所化生,一名鹳菌。单末之,猪肉和食,可以遣蛔虫。
恭曰︰菌今出渤海芦苇泽中碱卤地,自然有此菌尔,非鹳屎所化生也。其菌色白轻虚,表里相似,与众菌不同。疗蛔有效。
保升曰︰今出沧州。秋雨以时即有,天旱久霖即稀。晒干者良。
【气味】咸,平,有小毒。
《别录》曰︰甘,微温。
权曰︰苦。得酒良,畏鸡子。
【主治】心痛,温中,去长虫白癣蛲虫,蛇螫毒,症瘕诸虫(《本经》)。疽蜗,去蛔虫、寸白,恶疮(《别录》)。除腹内冷痛,治白秃(甄权)。
【附方】旧一。
蛔虫攻心如刺,吐清汁者︰萑菌一两杵末,羊肉和食之,日一顿,大效。(《外台秘要》)
【附录】蜀格《别录》曰︰味苦,平,无毒。主寒热痿痹,女子带下痈肿。生山阳,如萑菌而有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6 13:51 , Processed in 2.049170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