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回复: 0

天竺黄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2
发表于 2022-11-28 06: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药典》:天竺黄

【拼音名】Tiān Zhú Huán
【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Bambusa textilis McClure或华思劳竹Schizostachyum chinense Rendle等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秋、冬二季采收。
【性状】本品为不规则的片块或颗粒,大小不一。表面灰蓝色、灰黄色或灰白色,有的洁白色,半透明,略带光泽。体轻,质硬而脆,易破碎,吸湿性强。无臭,味淡。
【鉴别】(1)取本品适量,炽灼灰化后,残渣中加盐酸与硝酸的等容混合液,滤过,滤液加钼酸铵试液,振摇,再加硫酸亚铁试液,即显蓝色。
(2)取滤纸 1片,加亚铁氰化钾试液 1滴,待干后,再加本品盐酸溶液 1滴、水10滴与0. 1%茜红的乙醇溶液 1滴,置氨蒸气中熏后,滤纸上可见紫色斑中有红色的环。
【性味】甘,寒。
【归经】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豁痰,凉心定惊。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小儿痰热惊痫、抽搐、夜啼。
【用法用量】3~9g。常入丸、散剂。
【贮藏】密闭,置干燥处。
【摘录】《中国药典》
 

《全国中草药汇编》:天竺黄

【别名】天竹黄、竹黄
【药理作用】抑菌实验:对常见化脓性球菌和肠道致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性味】甘,寒。
【功能主治】清热豁痰,宁心定惊。用于热病神昏谵语,中风痰壅,小儿惊风抽搐。
【用法用量】1~2钱。常入丸、散剂。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8 20:42 , Processed in 1.569155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