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3|回复: 0

溪荪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0
发表于 2022-11-28 14: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华本草》:溪荪

【拼音名】Xī Sūn
【来源】药材基源:为鸢尾科植物溪荪的根茎及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ris sanguinea Donn ex Hom.[I.orien-talis auct.non Mill.;I.sibirica L.var.orientalis Baker]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溪荪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根茎粗壮,斜伸、包被棕褐色残留叶鞘纤维。叶互生;叶片剑形,长20-55cm,宽0.5-1.1cm,先端渐尖,基部鞘状,排成二列;中脉不明显。花茎高30-60cm,有茎生叶1-2片;苞片3,内含2花;花天蓝色,直径6-7cm,花被管长0.7-1cm,外花被裂片3,倒卵形,基部有黄色斑纹及黑褐色网纹,爪部楔形,无附属物,内花被裂片3,直立,狭倒卵形;雄蕊3,花药黄色;子房下位,圆柱状,具3棱,长1.5-2cm,直径3-4mm。蒴果长卵状椭圆状,长3.5-5cm,直径1.2-1.5cm,熟时自顶部纵裂。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向阳坡地、潮湿草地和沼泽地。其他地区有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等地。
【化学成份】叶含3-(3-羟甲基苯基)-L-丙氨酸[3-(3-hy-droxymethylphenyl)-L-alanine],3′-羧苯基甘氨酸(3′-carboxy-phenylglycine),3-(3-羧苯基)丙氨酸[3-(3-carboxyphenyl)ala-nine]。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疔疮肿毒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7 08:23 , Processed in 1.217640 second(s), 23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