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6|回复: 0

咸秋石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0
发表于 2022-11-28 15: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药学》:咸秋石

【来源】用食盐与泉水煎熬而成。
【性味】咸,寒。
【功能主治】滋阴退热。适用于骨蒸劳热,咽痛,口疮等症。
【用法用量】一钱至二钱,煎服。
 

《中华本草》:咸秋石

【出处】参见“秋石”条。
【拼音名】Xián Qiū Shí
【来源】药材基源:为食盐的人工煅制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生境分布】主产于安徽桐城。销福建及上海、汉口、广州、天津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为细粒集合体。完整者呈盆状、馒头状;上端截平,中间略下凹,下端半圆形,直径6-7cm。表面平滑,白色或淡黄白色,有光泽;不透明。体较重,质硬而脆,易砸碎,断面呈不规则晶粒,具玻璃样光泽。易潮解。气微,味咸。本品易溶于水。(彩照25) 以块整、色白、有光泽、具咸味者为佳。
【化学成份】含氯59.82%,硫酸盐0.70%,钠38.79%,钾0.49%,钙0.29%,稀盐酸不溶物0.02%等,主要成分为氯化钠(NaCl)。
【鉴别】取本品0.5g,加水5ml,使溶解,滤过,滤液显钠盐和氯化物的各种反应(参见“大青盐”条)。
【炮制】取食盐加洁净泉水煎煮,过滤,将滤液加热蒸发,干燥成粉霜,再将粉霜放在有盖的瓷碗内,置炉火上煅2小时,冷却后即凝成块状固体。
【性味】咸;寒;无毒
【归经】心;肾;肺经
【功能主治】滋阴涩精;清心降火。主骨蒸劳热;虚劳咳嗽;遗精;赤白带下;暑热心烦;口疮;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每次1.5-4.5g,每日2次;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吹喉。
【注意】水肿患者慎服。水肿消退后,可用本品代替食盐。每日不超过2g。
1.《宝庆本草折衷》:“患肿渴及嗽,更服盐,反增其极矣。”2.南药《中草药学》:“为水肿患者的食盐代用品,但不宜太多。”
【摘录】《中华本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7 00:23 , Processed in 1.848383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