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6|回复: 0

肉豆蔻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0
发表于 2022-11-26 10: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肉豆蔻
(宋《开宝》)
【释名】肉果(《纲目》)、迦拘勒。
宗奭曰︰肉豆蔻对草豆蔻为名,去壳只用肉。肉油色者佳,枯白瘦虚者劣。
时珍曰︰花实皆似豆蔻而无核,故名。
【集解】藏器曰︰肉豆蔻生胡国,胡名迦拘勒。大舶来即有,中国无之。其形圆小,皮紫紧薄,中肉辛辣。
曰︰生昆仑,及大秦国。
颂曰︰今岭南人家亦种之。春生苗,夏抽茎开花,结实似豆蔻,六月、七月采。
时珍曰︰肉豆蔻花及实状虽似草豆蔻,而皮肉之颗则不同。颗外有皱纹,而内有斑缬纹,如槟榔纹。最易生蛀,惟烘干蜜封,则稍可留。

【修治】曰︰凡使,须以糯米粉熟汤搜裹豆蔻,于灰火中煨熟,去粉用。勿令犯铁。
【气味】辛,温,无毒。权曰︰苦、辛。好古曰︰入手足阳明经。
【主治】温中,消食止泄,治积冷心腹胀痛,霍乱中恶,鬼气冷疰,呕沫冷气,小儿乳霍(《开宝》)。调中下气,开胃,解酒毒,消皮外络下气(大明)。治宿食痰饮,止小儿吐逆,不下乳,腹痛(甄权)。主心腹虫痛,脾胃虚冷,气并冷热,虚泄赤白痢,研末粥饮服之(李)。暖脾胃,固大肠
【发明】大明曰︰肉豆蔻调中下气,消皮外络下气,味珍,力更殊。
宗奭曰︰亦善下气,多服则泄气,得中则和平其气。
震亨曰︰属金与土,为丸温中补脾。《日华子》称其下气,以脾得补而善运化,气自下也。非若陈皮、香附之快泄。寇氏不详其实,遂以为不可服也。机曰︰痢疾用此涩肠,为伤乳泄泻之要药。
时珍曰︰土爱暖而喜芳香,故肉豆蔻之辛温,理脾胃而治吐利。
【附方】旧一,新七。
暖胃除痰,进食消食。肉豆蔻二个,半夏(姜汁炒)五钱,木香二钱半,为末,蒸饼丸芥子大,每食后津液下五丸、十丸。(《普济》)
霍乱吐利︰肉豆蔻为末,姜汤服一钱。(《普济方》)
久泻不止︰肉豆蔻(煨)一两,木香二钱半,为末,枣肉和丸,米饮服四五十丸。又方︰肉豆蔻(煨)一两,熟附子七钱。为末糊丸。米饮服四五十丸。又方︰肉豆蔻(煨)、粟壳(炙)等分为末,醋糊丸,米饮服四、五十丸。(并《百一选方》)
老人虚泻︰肉豆蔻三钱(面裹煨熟,去面研),乳香一两,为末,陈米粉糊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米饮下。此乃常州侯教授所传方。(《瑞竹堂方》)
小儿泄泻︰肉豆蔻五钱,乳香二钱半,生姜五片。同炒黑色,去姜,研为膏收,旋丸绿豆大。每量大小,米饮下。(《全幼心鉴》)
脾泄气痢︰豆蔻一颗(米醋调面裹,煨令焦黄,和面研末),更以子(炒研末)一两,相和。又以陈廪米炒焦,为末和匀。每以二钱煎作饮,调前二味三钱,旦暮各一服,便瘥。(《续传信方》)
冷痢腹痛,不能食者。肉豆蔻一两(去皮)。醋和面裹煨,捣末。每服一钱,粥饮调下。(《圣惠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5 07:07 , Processed in 1.435853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