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3|回复: 0

水苏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0
发表于 2022-11-26 10:5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水苏
(《本经》中品)
【校正】自菜部移入此。
【释名】鸡苏(《吴普》)、香苏(《肘后》)、龙脑薄荷(《日用》)、芥(音祖)、芥苴(并《别录》)。
时珍曰︰此草似苏而好生水旁,故名水苏。其叶辛香,可以煮鸡,故有龙脑、香苏、鸡苏诸名。芥、芥苴当作芥苏,乃是一名而误录尔,亦因味辛如芥,故名。宋《惠民和剂局方》,有龙脑薄荷丸,专治血病。元吴瑞《日用本草》,谓即水苏,必有所据也。周定王《救荒本草》,言薄荷即鸡苏,以生东平龙脑冈者为良,故名;陈嘉谟《本草蒙筌》,以薄荷种于苏州府学地名龙脑者,得名俱不同,何哉?
【集解】《别录》曰︰水苏生九真池泽。七月采。
弘景曰︰方药不用,莫能识;九真辽远,亦无能访之。
恭曰︰此苏生下泽水侧,苗似旋复,两叶相当,大香馥。青、齐、河间人名为水苏,江左名为荠,吴会谓之鸡苏,而陶氏更于菜部出鸡苏,误矣。
保升曰︰叶似白薇,两叶相当,花生节间,紫白色,味辛而香,六月采茎叶,晒干。
颂曰︰水苏处处有之,多生水岸旁。南人多以作菜。江北甚多,而人不取食。又江左人谓鸡苏、水苏是两种。陈藏器谓荠自是一物,非水苏。水苏叶有雁齿,气香而辛,荠叶上有毛,稍长,气臭也。又茵陈注云︰江南所用茵陈,茎叶都似家茵陈而大,高三、四尺,气极芬香,味甘辛,俗名龙脑薄荷。
宗奭曰︰水苏气味与紫苏不同。辛而不和,然状一如苏,但面不紫,及周遭槎牙如雁齿耳。瑞曰︰水苏即鸡苏,俗呼为龙脑薄荷。
时珍曰︰水苏、荠一类二种尔。水苏气香,荠气臭为异。水苏三月生苗,方茎中虚,叶似苏叶而微长。密齿,面皱色青,对节生,气甚辛烈,六七月开花成穗,如苏穗,水红色。穗中有细子,状如荆芥子,可种易生,宿根亦自生。沃地者苗高四五尺。
茎叶
【气味】辛,微温,无毒。
【主治】下气杀谷,除饮食。辟口臭,去邪毒,辟恶气。久服通神明,轻身耐老(《本经》)。主吐血衄血血崩(《别录》)。治肺痿血痢,崩中带下(《日华》)。主诸气疾及脚肿(苏颂)。酿酒渍酒及酒煮汁常服,治头昏目眩,及产后中风。恶血不止,服之弥妙(孟诜)。作生菜食,除胃间酸水(藏器)。
【发明】时珍曰︰鸡苏之功,专于理血下气,清肺辟恶消谷,故《太平和剂局方》治吐血衄血、唾血咳血、下血血淋、口臭口苦、口甜喉腥、邪热诸病,有龙脑薄荷丸方,药多不录。用治血病,果有殊效也。
【附方】旧六,新九。
漏血欲死︰鸡苏煮汁一升,服之。(《梅师方》)
吐血下血︰鸡苏茎叶,煎汁饮之。(《梅师方》)
吐血咳嗽︰龙脑薄荷焙研末。米饮服一钱,取效。衄血不止︰《梅师方》︰用鸡苏五合,香豉二合,同捣,搓如枣核大,纳鼻孔中,即止。
《用龙脑薄荷、生地黄等分,为末,冷水服。脑热鼻渊,肺壅多涕。鸡苏叶、麦门冬、川芎、桑白皮(炒)、黄(炙)、甘草(炙)、生地黄(焙)等分,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四十丸,人参汤下。(《圣济总录》)
风热头痛︰热结上焦,致生风气、痰厥头痛。用水苏叶五两,皂荚(炙去皮子)三两,芫花(醋炒焦)一两,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荆芥汤下。(《圣惠方》)
耳猝聋闭︰鸡苏叶生捣,绵裹塞之。(孟诜《食疗》)
沐发令香︰鸡苏煮汁,或烧灰淋汁,沐之。(《食疗》)
头生白屑︰方同上。暑月目昏,多眵泪生。龙脑薄荷叶捣烂,生绢绞汁,点之。(《圣济总录》)
中诸鱼毒︰香苏浓煮汁饮之,良。(《肘后方》)
蛇虺螫伤︰龙脑薄荷叶研末,酒服,并涂之。(《易简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5 07:03 , Processed in 1.180707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