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93|回复: 0

白散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0
发表于 2022-11-26 18: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伤寒括要》白散

桔梗 贝母 巴豆寒实结胸.无热症者.可与白散. 此方为寒结胸而设.惟病甚者.不得已而用之.若轻者.活人但以枳实理中丸与之.应手取效.
引用:《伤寒括要》白散
下载:《伤寒括要》chm pdf 电子书 


《伤寒论》白散

桔梗三分(味辛苦,微温) 芭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平温) 贝母三分(味辛苦平)
右件三味为末,内芭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身热,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者,若水以潠之、洗之,益令热却不得出,当汗而不汗,则烦。假令汗出已,腹中痛,与芍药三两如上法。
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六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加桂枝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引用:《伤寒论》白散方
下载:《伤寒论》chm pdf 电子书 


《伤寒寻源》白散

桔梗 贝母(各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
上三味为末.纳巴豆.更于臼中杵.以白饮和服.强人服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
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身热皮粟不解.欲引衣自覆者.若以水之洗之.益令热却不得出.当汗而不汗.则烦.假令汗出已.腹中痛与芍药三两.如上法.此为寒实结胸立法.以其胸之结也.用桔梗贝母以开结.以其寒之实也.用巴豆以攻寒.与大小结胸不同法.必审无大热者方可用.
寒实结胸.恰从何辨其为寒实.而可任此方之猛峻耶.盖本衣冠文物言病发于阳.以冷水灌之之.其热被却不得去.太阳寒水之气.复与外寒相格.因成寒实之证.故可主以此汤无疑也.经言寒实结胸无大热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夫小陷胸之黄连.与此方之巴豆.寒热天渊.何堪通用.想三物小陷胸汤.即属白散之药味.但有为汤为散之不同.此说亦是.
引用:《伤寒寻源》白散
下载:《伤寒寻源》chm pdf 电子书 


《伤寒杂病论》白散

桔梗三分 巴豆一分 贝母三分
右三味为散,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匙,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不止进冷粥一杯。
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鞕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言严)语,脉弦大,五日(言严)语不止,当刺期门。
妇人中风,发热恶风,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而脉迟身凉,胸胁下满,如结胸状,(言严)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泄之。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小柴胡汤主之。
引用:《伤寒杂病论》白散方
下载:《伤寒杂病论》chm pdf 电子书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白散

桔梗 贝母 巴豆
痰实结在胸间,巴豆桔梗贝母破痰实也。此方乃结胸之方,应移在下文结胸条后,此处系荣卫坏入太阴之经病也。
引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白散
下载:《圆运动的古中医学》chm pdf 电子书 


《医学心悟》白散

治寒实结胸,无热证者。此寒痰积食结于胸中,故用此方,亦救急之良法。
桔梗 贝母(各三钱) 巴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一分)
上三味为末,纳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匀,分二服,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如不利,进热粥一杯。若利不止,进冷粥一杯,即止。
引用:《医学心悟》白散
下载:《医学心悟》chm pdf 电子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6 00:33 , Processed in 1.178319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