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0|回复: 0

牡蛎散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0
发表于 2022-12-1 09:0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牡蛎散

【处方】黄蓍(去苗.土)、麻黄根(洗)、牡蛎(米泔浸.刷去土.火烧通赤),各一两。
【炮制】上三味为粗散。
【功能主治】治诸虚不足,及新病暴虚,津液不固,体常自汗,夜卧即甚,久而不止,羸瘠枯瘦,心忪惊惕,短气烦倦。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小麦百馀粒,同煎至八分,去渣,热服,日二服,不拘时候。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牡蛎散

【处方】牡蛎 白术 防风各90克
【制法】上三味,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固表敛汗。治卧即盗汗,风虚头痛。
【用法用量】用酒调服1.5克,日服二次。
【备注】《外台秘要》卷十五引《深师方》疗风汗出少气方,用防风十份,白术九份,牡蛎三份(熬)。捣筛为散,以酒服方寸匕,日三。增至二三匕。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
 

《医心方》卷七引《效验方》:牡蛎散

【处方】牡蛎22.5克 干姜22.5克
【制法】上二味,捣筛为细扮。
【功能主治】治男子阴下痒湿。及水癞偏大,上下不定,疼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扑患处,日用二次。
【摘录】《医心方》卷七引《效验方》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九:牡蛎散

【处方】牡蛎粉30克 麻黄根30克 杜仲30克(去粗皮,微炙,锉)黄耆60克(锉)白茯苓 败蒲扇灰各30克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虚劳盗汗。
【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30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九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牡蛎散

【别名】麦煎散(《卫生宝鉴》卷五)。
【处方】黄耆(去苗、土)麻黄根(洗)牡蛎(米泔浸,刷去土,火烧通赤)各30克
【制法】上三味,为粗散。
【功能主治】固表止汗。治体虚卫外不固,体常自汗,夜卧即甚,久而不止,身体消瘦,心悸惊惕,短气烦倦。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小麦百余粒,同煎至180毫升,去滓热服,日服二次,不拘时候。
【注意】阴虚火旺之盗汗忌用。
【备注】方中牡蛎收敛止汗,敛阴潜阳;黄耆益气固表;麻黄根止汗,以增强敛汗固表之功;佐以浮小麦养心阴。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固表,敛阴止汗之功。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
 

《御药院方》卷八:牡蛎散

【处方】牡蛎30克(钳锅内盛,用盐泥固济,木炭火烧昼夜)定粉15克(研)
【制法】上药共研匀细。
【功能主治】收敛止汗。治汗孔不闭,虚汗不止。
【用法用量】用绵裹之,擦于患处。
【摘录】《御药院方》卷八
 

《普济方》卷三○一:牡蛎散

【处方】枯白矾120克 黄丹(炒)60克 牡蛎粉60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阴囊两旁生疮,阴湿水出,奇痒难忍,或两腋、手足心湿汗。
【用法用量】遇夜睡时,手捏药于痒处痛擦之,不一时又擦之。三四次后顿减。次夜再擦,虽大减又擦。后日自然平复。如腋汗者顿擦即可。脚汗先擦大减,又擦后装药于靴,或鞋底上、脚板上涂药,或缠脚襄之亦可。
【摘录】《普济方》卷三○一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四:牡蛎散

【处方】牡蛎 川芎 茯苓 龙骨 续断 甘草 当归 艾叶 人参 地榆 五味子
【功能主治】治产后月余,恶露不绝,气血两亏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7 08:04 , Processed in 1.838314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