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4|回复: 0

猪场在引进一个新的种群时,为何要进行隔离?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2
发表于 2022-12-1 14: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临床,我们经常发现一个现象:
         1)、引种后,原有的猪群不断得病,引回来的种猪不得病;
         2)、引种后,原有的猪群不得病,但引回来的种猪不断得病;
         3)、引种后,新旧种猪相互感染,全部得病。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
        每个猪群都可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致病性微生物的复合体,每个猪群的机体免疫水平或保护性抗体的滴度也各不相同,每当我们引进新的种群时,就有可能引进一个新的病原复合体,一旦猪群处于应激状态时,就可能发生疾病。
        所以,猪场在引进一个新的种群时,很有必要进行隔离。
         1、隔离
        隔离是将新引进的种猪饲养在远离自有猪群区域的措施。
         2、目的
         之所以强调隔离是因为隔离措施可以降低新引进种猪引进新的经济影响性病原的可能性(保护自有猪群,表现出经济影响性的病原微生物不是外来的,是原有平衡状态被破坏后所呈现出来的。)
        保护本场内猪群的健康,免受外来猪群携带病原微生物的侵入,降低疾病和经济损失风险。
         3、隔离原理
         3.1、每个猪群,无论健康状况如何,都是病毒和细菌的携带体,在应激情况下,这些病原即可致病。
         3.2、病原的种类和数量,因猪群不同而不同。
         3.3、机体的免疫状态或抗体水平,也因猪群及所接触病原的强度的不同而不同。
         3.4、为了维持原有猪群的稳定生产,引种计划要周全。
         4、措施
         4.1、尽可能让新引进种猪和自有猪群之间没有接触,包括:
         ①隔离舍经过清洗消毒后,至少应有2周的空置期(室内温度低于5℃时,空置期应不少于4周)。
         ②理想状态下,新引进种猪饲养在距离自有猪群直线距离100 m以外的区域。饲养密度以2m/头为宜。引种后至少应有2周的隔离时间(一般4周比较理想)。
         ③**要求新引进种猪饲养区域和自有猪群之间至少有一道完全阻隔的实心墙,在此状况下,新引进种猪的邻居**好是即将出售的育肥猪(若有问题时,可及时处理新引进的种猪和疑似被感染的肥育猪)。
         ④专用的隔离舍、专用生产工具、专用饲养人员(此饲养人员**好具备兽医临床经验),避免隔离期间物资、人员的交叉。
         ⑤隔离舍的排泄物不允许流向自有猪群的猪舍。或者,采用集中处理隔离舍内的粪污并对这些粪污进行烧碱消毒的方式。
         4.2、在饲料中或者饮水中添加常规预防量抗生素、功能性添加剂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4.3、每日对新引进的种猪进行临床观察并记录异常状况。
         4.4、采样并对关注的经济影响性病原进行监测。隔离期内,依据临床观察或者检测结果,迅速决定如何处理这些新引进的种猪,避免外源性病原对自有猪群造成严重的健康冲击。
         5、隔离期
         建议使用2周观察期,一般4周比较理想。
         6、注意事项
         6.1、隔离期内一般不接种疫苗。
         6.2、对每一批到达的种猪均需要进行隔离,即使是来自同一供种场。
         6.3、**限度地避免不同生产区饲养员的接触,杜绝不同饲养区的饲养员交叉接触不同区域的种猪。种猪引进后的**初2周,禁止与其它猪接触。
         6.4、饲养员进舍前,要更衣换鞋,要严格消毒,隔离舍内的器械要专用。
         6.5、及时填写饲养记录,包括猪号、饲料用量、饮水量、猪群健康状况、保健或治疗所用药物及效果,免疫情况等。若发病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请与供种猪场及时联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9 19:01 , Processed in 1.350722 second(s), 23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