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9|回复: 0

水貂阿留申病病毒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2
发表于 2022-12-1 14:2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水貂阿留申病(aleutian disease of mink)又称浆细胞增多症(plasmacytosis),是由阿留申病毒感染水貂引起的以终生毒血症、全身淋巴细胞增殖、血清r-球蛋白数增多、肾小球肾炎、动脉血管炎和肝炎为特征的慢性病毒病。
  
阿留申病毒(ADV)属细小病毒科(Parvoviridae),细小病毒属(Parvovirus)。病毒颗粒直径23-25nm,无囊膜,呈球形二十面体结构,约为32个壳粒,壳粒为中空管,外径4.5nm,内径1-2nm。病毒分子量约为3-5×106道尔顿,在CsCl中浮密度为1.32-1.34g/mL,沉降系数约为110s。
  
水貂阿留申病毒含有单股DNA,DNA分子量约1.5×106道尔顿,一般认为存在四种多肽,分子量分别为30000、27000、20500和14000,其比例是10:3:10:1。ADV抵抗力极强,耐热、耐酸、耐乙醚。病毒在组织悬液中80℃可耐受30分钟,99.5℃3分钟仍能保持感染性;5℃时,可被紫外线或0.8%碘液灭活,可煮沸灭活也可被强酸、强碱和碘所灭活。化学消毒研究表明1%福尔马林、0.5%-1%NaOH是有效的消毒剂。
  
典型AD水貂的组织、唾液、粪便、尿、血清及全血中的病毒均有感染性。水貂感染ADV后10天,即可在肝、脾和淋巴结中查出,且能持续较长时间。免疫荧光研究表明ADV存在于脾脏的巨噬细胞、肝脏的枯否氏细胞,多见于细胞浆中,偶尔也可在核中见到。
  
ADV在水貂睾丸细胞、水貂肾细胞和淋巴细胞中均能繁殖,但猫肾传代细胞(CRFK)对该病毒更敏感,用荧光病灶测定法(FFA)检测到的病毒**滴度分别为:在CRFK细胞中,于接种后6天,大约为105FFU/ml,在克隆81细胞系中,接种后4天,大约为106FFU/ml。
  
ADV对各种年龄、性别、品种的水貂均可感染,但以阿留申基因型貂更易感。AD对成年貂,尤其是母貂危害更大,病貂几乎均以死亡告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51La

GMT+8, 2025-5-29 11:07 , Processed in 1.236439 second(s), 23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