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5|回复: 0

“鱼稻共生” 增产增收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0
发表于 2022-12-1 14:3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讯:

  余杭区仁和镇永胜村,水产养殖大户杭勇在杭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大力支持下,尝试着在青虾养殖塘中种植“芦苇稻”,效果蛮不错,累计净收入达58.35万元。

  在农村的池塘里不仅可以养虾,还可同时种水稻。这样的“鱼稻共生”模式,你见到过吗?

  在余杭区仁和镇永胜村,水产养殖大户杭勇在杭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的大力支持下,尝试着在青虾养殖塘中种植“芦苇稻”,效果蛮不错。

  “芦苇稻”不是一般的稻,它是浙江大学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的高效水稻良种,特别适应水产养殖业和湿涝地等环境。它长得很高大,“身高”可达1米8,形状很像芦苇。杭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陈凡介绍说,这种水稻抗性好、根系发达,能在1米以上水深环境中生长。

  2012年6月,杭州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和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合作,在余杭、富阳等地试点开展芦苇型鱼稻的种植应用。

  “鱼稻共生,这里的鱼也包括了虾、蟹、鳖等。将芦苇稻应用于水产养殖上,不但可以解决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提升水产品的质量,还可实现粮食增产。”陈凡说。

  原来,长期水产养殖条件下,饲料和水产养殖动物的排泄物容易导致藻类大量繁殖,水体“富营养化”,养殖病害多发。鱼稻共生,水稻吸收了“肥料”,降低水中有机质含量,还可以少用药或不用药,对环境的面源污染降低了;鱼虾成活率高了,生长速度快了,产品品质也提升了。另一方面,鱼虾也起到了“耕田除草”、减少病虫害的作用,有助于提高粮食产量、提升稻米品质。

  2012年,杭勇的虾稻共生试点实施面积120亩,芦苇稻谷亩产146公斤,青虾亩产101.3公斤,累计净收入达58.35万元,较传统养殖青虾方式每亩增收1320元,商品虾售价提高了13.4%。

  据了解,今年,杭州市将进一步加大芦苇型鱼稻的示范推广力度,努力实现促养增粮。

  “鱼稻共生”模式通过利用共同空间资源,相互利用有利因素实现节省成本开支,提高养殖效益。

  以上消息由品牌畜牧网为您报道,更多消息请您继续关注 :http://www.ppxmw.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5 00:24 , Processed in 1.442790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