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5|回复: 0

猪轮状病毒感染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0
发表于 2022-12-1 14: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概 述
猪轮状病毒感染(Rotavirus infection)是由轮状病毒所致的一种以腹泻为特征的猪的传染病。仔猪多发,主要表现为精神委顿、厌食、呕吐、腹泻、脱水、体重减轻等临诊症状。成年猪与育成猪多为隐性感染,是引起猪胃肠炎的常见病因。本病最早于1943年在患腹泻的儿童中发现,1975年首次从猪中分离出轮状病毒,目前本病呈世界性流行,轮状病毒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能侵害人类和许多畜禽,不仅感染率高,发病率也相当高,对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危害较大。
病 原
轮状病毒为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轮状病毒属(Rotavirus)成员,为无囊膜的双股RNA病毒。成熟完整的病毒粒子略呈圆形,具双层衣壳,直径75nm,20面体对称。病毒粒子中央为一个电子致密的六角形核心,直径37~40nm。核心周围有一电子透明层,壳粒自此向外呈辐射状排列,形似车轮,构成内衣壳;外周由一层光滑薄层的蛋白结构形成外衣壳,厚约20nm。轮状病毒因其车轮状外观而得名。
负染标本的电子显微镜观察可见到3种形态的病毒粒子:具内外双层衣壳的光滑性(S型)病毒粒子,是完整病毒粒子的典型形态,有感染性;只有内层衣壳的粗糙型(R型)病毒粒子,直径为65nm,无感染性;只有核心的病毒粒子,直径约为52nm,含有病毒的染色体组和RNA依赖性RNA聚合酶等;此外,病毒还可形成空衣壳结构。
双壳病毒粒子、单壳病毒粒子和核心等3种形式的病毒粒子在氯化铯中的浮密度分别为1.36m3,1.38g/m3和1.44g/m3。
基因组为含11个节段的双链RNA,约有18522个碱基对。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时,基因组11个 RNA节段群集在4个区域,产生特征性的电泳移行图,称之为电泳型,被用于轮状病毒的分群。电泳型和血清群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但血清学比核酸鉴定的可靠性更强。基因组的每一节段编码一种蛋白,共包括6种结构蛋白与5种非结构蛋白。
轮状病毒对理化因素抵抗力强,在pH 3~9中稳定。在粪样中可耐受60℃30min,而18~20℃时至少可耐受7~9个月。在干燥的粪便、灰尘、产区污水和断奶舍都可检出轮状病毒,病毒在已清空的猪舍内可存活3个月。细胞培养适应病毒对热的时受力有较大差异。
病毒可耐受乙醚、氯仿、去氧胆酸钠等有机溶剂的处理,可抵抗常用消毒剂,但可被2%戊二醛酸、70%酒精、3.7%福尔马林、10%碘酊、67%氯胺T和0.5%的二氯苯氧氯酚灭活。氯化钙可增强病毒的稳定性,但氯化镁不能。钙离子螯合物,如5mmol/L乙二胺四乙酸(EDTA)可除去病毒外衣壳,使病毒丧失感染力。
轮状病毒粒子表面有3种抗原,群抗原、中和抗原与血凝素抗原。根据群抗原及病毒RNA末端指纹图的差异可将轮状病毒分为A、B、C、D、E、F、G 7个群。A群为典型轮状病毒,同胃肠炎关系最密切。猪轮状病毒很难在细胞培养物上生长。A群的某些毒株、B群与E群迄今尚未能适应细胞。A群猪轮状病毒的许多毒株经胰蛋白酶(1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5 00:17 , Processed in 1.066283 second(s), 23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