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8|回复: 0

猪蛔虫病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0
发表于 2022-12-1 14: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猪蛔虫病的病原体为蛔科的猪蛔虫,感染普遍,分布广泛,严重危害养猪业发展。主要危害3—6月龄猪,能使猪发育不良,严重的可引起死亡。感染率达50%以上。猪蛔虫病为仔猪常见多发的重要疾病之一。
一、 虫体特征与生活史
猪蛔虫寄生于猪的小肠中,是一种大型线虫。新鲜虫体为淡红色或淡黄色,死后则为苍白色。雄虫体长15—25厘米,宽3毫米,雌虫长20—40厘米,宽5毫米,虫体呈中间稍粗两端较细的圆柱形。虫卵随宿主粪便排出体外后,如在28—30℃经10天即可发育成第一期幼虫。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和一次蜕化,变为第二期幼虫,幼虫仍在卵壳内(这时还没有感染力)。须在外界经过3—5周的成熟过程才能达到感染性虫卵阶段。这种虫卵被猪吞食后,在小肠内被孵化,经1—2小时后,大多数幼虫钻入肠壁进入血管,经肝、右心房、右心室进入肺。在感染后第12—14天进行第三次蜕化,第四期幼虫离开肺泡进入细支气管和支气管。在感染后14—21天上行至气管,随粘液一起到达咽并进入口腔,再次被咽下到达小肠内成为成虫,共约需2—2.5个月。蛔虫每天可产卵10万—20万个,产卵旺盛时期每天可达100万—200万个,每条成虫一生可产卵8000万个。猪蛔虫在猪体内寄生7—10个月后即随粪排出,大约12—15个月将蛔虫排尽。
二、 临床症状
猪蛔虫的临床表现,随猪年龄的大小,体质的强弱,感染强度和蛔虫所处的发育阶段而有所不同。一般以3—6个月龄猪比较严重,成年猪往往有较强的免疫力,能忍受一定数量的虫体侵害,而不呈现明显的症状,但是本病的传染源。幼虫移行肺,表现咳嗽,体温40℃,呼吸加快,食欲减少,咳后有咀嚼和吞咽动作。严重时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呕吐、流涎、精神沉郁,多喜躺卧,不愿走动,经1—2周好转或虚弱而死。
成虫大量在肠道寄生时,营养不良,消瘦,被毛粗乱,食欲时好时坏,有异嗜,生长缓慢,结膜苍白。严重时拉稀,体温升高。如虫体数多而又绞缠可形成肠阻塞,则有腹疼表现,排粪停止,甚至肠破裂而死,如虫体钻入胆管,则食欲废绝、下痢、黄疸、疝痛,滚动不安,四肢乱蹬,体温先升高后下降,卧地不起,有时有一过性皮疹。
三、 病理变化
初期仅有肺炎病变,表面有出血点或暗红色斑点。肝、肺、支气管可发现大量蛔虫幼虫,肠道可见到蛔虫,虫少时不见病变,肠有卡他性炎症,在胆管内也可能发现蛔虫。病程长久的有化脓性胆管炎或胆管破裂,胆囊内胆汁减少,肝脏黄染或变硬。
四、 诊断
临床表现为咳嗽、呕吐、磨牙、疝疼、消瘦、贫血、黄疸等可考虑猪蛔虫病,同时进行粪便检查虫卵,如一克粪便中,虫卵数达1000个时,可确诊。在临床上应注意与支气管炎、钙、磷缺乏症、猪肺丝虫病、钩头虫病等鉴别。
五、 防治
1、预防性定期驱虫,每年定期进行两次全面驱虫。对2—6个月龄猪,在断奶后驱虫一次,以后隔1.5—2个月再进行1—2次预防性驱虫。
2、保持饮水和饲料清洁,尽量做好猪场各项饲养管理和卫生防疫工作。
3、保持猪舍和运动场清洁,猪舍通风,采光良好,避免阴暗、潮湿和捅挤、定期消毒。每年春末或秋初深翻一次猪圈及运动场、周围的土地,或刮去一层表土,并用石灰消毒。周围有排水沟以防积水。
4、猪粪和垫草清除圈后,要运到距猪舍远的场所堆积发酵或挖坑沤肥。
5、引入猪只时,应先隔离饲养,进行粪便检查,发现患猪,进行2次驱虫后再并群饲养。
6、驱虫治疗可采用以下方法:
①敌百虫每千克体重0.1克喂服总量不超过7克,或将水溶液均匀混入饲料内让猪采食。
②左咪唑每千克体重6—8毫克口服或配成5%溶液肌注或皮下注射。
③驱蛔灵每千克体重0.3克口服。
④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20毫克口服,或噻咪唑每千克体重15—20毫克口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5 00:16 , Processed in 1.246434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