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6|回复: 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流行情况介绍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2
发表于 2022-12-1 15:0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从1930年在美国Dakota州发现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并于次年报道后,世界各国陆续有报道。据齐新勇(1991)撰文,我国50年代就有本病的报道。但比较确实是70年代后期80年代早期的、既有临诊观察又分离到病原的报道。1978年从杭州爆发一次疫情的病鸡分离到一株IBV(郑福荣等,1980);上海市松江县1978年一次爆发分离到一株IBV,定名为沪1株(吴志达等,1981);广州(辛朝安,1982),北京,广西(艾国光等,1982),新疆(胡仁山等,1984)也陆续报道分离到IBV。根据临诊观察或血清学资料诊断IB的尚有其他地区,如山东(艾矗等,1984;李广兴,1985),黑龙江(耿忠堂,1984),陕西(冠玫霞等,1991)。
  肾病变型IB是引起感染鸡死亡率**的病理型。病原是少数IBV血清型。如澳大利亚T株、Holte和Gray株以及M型的一些株。此种以肾脏损害为特征的鸡传染病1848年就在澳大利亚发现,但只有到了1962年才由Cumming成功地分离病原并鉴定为一种 IBV。此病后被人称Cumming氏病。国内首先发现此型IB是在广东省惠阳市多年来一直进VI澳大利亚狄高鸡苗某合资鸡场,随后分离到IBV并复制了该病(刘镇明等,1983;林绍仪,1983)。其他省份陆续也有此型IB的报道,如广西(冯加明,1984),北京(范国雄等,1988)。北京的分离物经中国兽药监察所鉴定为IBV—T株。
  自然易感的家禽只有鸡,艾国光等(1982)报道,品种间无差异,后来邝荣禄等(1982)发现在IB肾变病型有品种差异,以来航鸡**易感。无年龄易感性,只要没有免疫力,任何鸡龄均可感染IB,但主要发生在7~35日龄的幼鸡群且症状较为明显,死亡率可达15%~19%。
  传染方式主要是气源性。虽然IBV对外界因素抵抗力不强,但其传染性极高,据认为一个病毒粒子可以引起感染,故在集约化鸡群中1~2天内很快波及全群。致于IB是否属胚传递性疾病,目前似乎未有确实结论。据国外资料,从感染母鸡产下的蛋可分离到 IBV,但感染母鸡产下的蛋所孵出的小鸡却无本病病毒(《禽病学》高福等译,1991)。可是,从接种野毒的**代鸡胚一般不死亡的现象说明存在这种可能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8 20:05 , Processed in 1.380542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