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鸭蛋的结构:鸭蛋由蛋壳、壳膜、气室、蛋白、蛋黄、系带、胚珠或胚盘等部分组成。
一、蛋壳
是禽蛋最外一层石灰质硬壳。其厚度随品种(系)、营养水平、季节、生理和遗传因素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在0.26 — 0.38毫米之间。蛋壳的部位不同,其厚度也略有差异,蛋的锐端比钝端略厚。蛋壳外层有壳胶膜,蛋壳由海绵层和乳头层组成。
(一)壳胶膜,紧贴在蛋壳最外一层胶质薄膜,壳封闭蛋壳的气孔,限制蛋内水分的蒸发,防治病原微生物侵入蛋内,起一定的保护作用。
(二)海绵层,是由晶体状的矿物质沉积在乳头层上的一层硬质层,约占蛋壳厚度的2/3,具有相当的硬度和耐压力,起着固定蛋形和保护蛋内容物的作用。海绵层的厚度差异较大上,海绵层愈厚,蛋壳也就愈厚,蛋壳的耐压程度也就愈大,蛋壳长轴的耐压性比短轴大。因此,种蛋在运输过程应立放。
(三)乳头层,约占蛋壳厚度的1/3,由无数圆形的小乳头组成,为海绵层的基础,是蛋具有一定强度的主要组成部分。蛋壳上密布着许多气孔,气孔的大小不一致,直径为4~40微米,气孔是孵化过程种胚胎发育进行物质代谢和气体交换的重要通道。钝端的气孔数最多。
二、壳膜
壳膜分内外两层,内层包围蛋白,叫蛋白膜或内壳膜;外壳紧贴于蛋壳的内表面叫外壳膜。内壳膜较薄,厚约0.05毫米。外荤膜是内壳膜的三倍。内外壳膜上均有气孔,外壳膜上的网状纤维结构纹理粗糙,形成的气孔较大,微生物可通过,内壳膜的网状纤维结构纹理紧密细致,气孔较小,可对外界的微生物起到一定的屏障作用。
三、气室
蛋在母鸭输卵管内并没有气室,在蛋产出体外时,由于外界的气温的于体内温度,蛋的内容物发生收缩,使蛋的钝端(大头)内外壳膜分离而形成一个空隙,叫气室。种蛋保存时间愈长,蛋内水分散失愈多,气室随之增大。因此,可根据气室的大小来鉴别蛋的新鲜程度。
四、蛋白
是一种白色的粘稠性半透明的半流体物质。由内浓蛋白、内稀蛋白、外浓蛋白和外稀蛋白四层组成。内浓蛋白紧贴于蛋黄的表面,约占整个蛋白的2.7%;其外的一层为内稀蛋白,约占17.3%;再外一层为外浓蛋白,约占57.0%;外稀蛋白为最外一层,约占23%,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在蛋白中酵素的作用下,浓蛋白逐渐变稀,稀蛋白随之增多。因此,蛋白的粘稠度也可用来判断蛋的新鲜程度。
五、蛋黄
是一种不透明的黄色半流体物质,由卵黄膜包围住,把煮熟的卵黄切开,可见卵黄由黄卵黄和白卵黄交替成同心圆的环状排列。深浅卵黄层的形成是由于家禽昼夜代谢率不同所致。日粮中叶黄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高或多放牧的家禽,深浅卵黄层愈明显。母禽在连产中生的蛋,深浅卵黄层为6层,产蛋较少时,卵黄的层次增加。
六、系带:
是由蛋内浓蛋白在输卵管蛋的形成过程中,蛋黄旋转前进时,在蛋黄前后两端扭曲而成的纽带壮物,起着固定蛋黄位置的作用,使蛋黄始终位于蛋的中央,不与壳膜相粘连防止在孵化过程中早期胚胎与壳膜粘连,保证胚胎正常的生长发育。
七、胚珠或胚盘
蛋黄表面有一个白色的小圆点称为胚珠。卵子受精后,受精卵经过卵裂而形成中央透明周围较暗的胚盘,比胚珠略大。由于胚珠或胚盘比重比蛋黄轻,总浮在蛋黄的表面。
鸭蛋的收集和选择
一、鸭蛋的收集
种鸭的饲养上一般采用舍饲饲养或放牧饲养,种蛋的收集也应随不同的饲养方式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放牧饲养条件下,因不设产蛋箱,蛋产在垫料或地面上,种蛋的及时收集显得十分重要。初产母鸭的产蛋时间集中在后半夜1~6点之间大量产蛋,随着产蛋日领的延长,产蛋时间往后推迟:产蛋后期的母鸭多数也在上午10时以前产完蛋。蛋产出后及时收集,既可减少种蛋的破损、也可减少种蛋受污染的程度,这是保持较好的种蛋品质,提高种蛋合格率和孵化率的重要措施。放牧饲养的种鸭可在产完蛋后才赶出去放牧。舍饲饲养的种鸭可在舍内设置产蛋箱;随时保持舍内垫料的干燥,特别时产蛋箱内的垫草应保持新鲜、干燥、松软;刚开产的母鸭可通过人为的训练让其在产蛋器内产蛋;同时应增加检蛋的次数,这是产蛋期种鸭饲养日程中的重要工作环节。当气温的于0℃以下时,如果种蛋不及时收集,时间过长种蛋受冻;气温炎热时,种蛋易受热。环境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胚胎的正常生长发育。
二、种蛋的选择
种蛋的品质对孵化率和雏鸭的质量均有很大的影响,也是孵化场经营成败的关键之一,而且对雏鸭及成鸭的成活率都有较大的影响。种蛋的品质好,胚胎的生活力强,供给胚胎发育的各种营养物质丰富,种蛋的孵化率高。因此,必须根据种蛋的要求、进行严格的选择。
(一)种蛋的质量要求:1、种蛋的来源首先应注意种鸭的品质,选择那些遗传性能稳定、生产性能优良、繁殖力较高、健康状况良好的鸭群的种蛋。2、保证种蛋的新鲜,种蛋的贮存时间愈短愈好,以贮存7天为宜,3~5天为最好的保存期。两周以内的种蛋可保持一定的孵化率,若超过两周则孵化期推迟,孵化率降低,雏鸭弱雏较多。种蛋的新鲜程度除与保存时间有关外,还与保存的温度、湿度、方法等有关。3、形状大小,蛋形应要求正常,呈卵圆形,过长过圆、两头尖等郡不宜作种蛋使用,蛋重应符合品种要求,放大过小都不好,蛋重过小付出的雏鸭较小,蛋重过大孵化率低。大型肉鸭蛋重一般为85~95克为宜。4、蛋壳的结构,致密均匀,表面正常,厚薄适度。蛋壳厚度一般为0.035~0.04毫米。蛋壳过厚,过硬时,孵化时受热缓慢,水分不宜蒸发,气体交换不良,破壳困难;过薄时水分蒸发过快,孵化率降低。蛋壳结构不均匀,表面粗糙等均不宜作种蛋使用。5、蛋壳表面的清结度,蛋壳表面不应有粪便、泥土等污物,否则,污物中的病原微生物侵入蛋内,引起种蛋变质**。或由于污物堵塞气孔,妨碍蛋的气体交换,影响孵化率。同时在孵化过程中污染机器,如果有少许种蛋受到轻度污染,在入孵前先进行必要的处理后方可入孵。
(二)种蛋的选择方法:1、感官法 是孵化场在选择种蛋时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看、摸、听、嗅等人为感官来鉴别种蛋的质量,可作粗略辨别,其鉴别速度较快。(1)眼看,观察蛋的外观。蛋壳的结构、蛋形是否正常、大小是否适中、表面情节情况如何等。(2)手摸 触摸蛋壳的光滑或粗糙等,手感蛋的轻重。(3)耳听 用两手各拿3个蛋转动五指使蛋互相轻轻碰撞,听其声音。完好无损的蛋其声音脆,有裂纹、破损的蛋可听到破裂声。(4)鼻嗅 嗅蛋的气味是否正常,有无特殊气味等。2、透视法,利用太阳光或照蛋器;通过光线检查蛋壳、气室、蛋黄、蛋白、血斑、肉斑等情况,对种蛋作综合鉴定,这是一种准确而简便的方法,如发现蛋白变稀、气室较大、系带松弛、蛋黄膜破裂、蛋壳有裂纹等,均不能作为种蛋使用。
种蛋胞消毒和保存
一、种蛋的消毒
蛋产出后,蛋壳表面很快就通过粪便、垫料感染了病原微生物,这些病原微生物的繁殖速度很快、据研究,新生蛋的蛋壳表面细菌数为100~300个,15分钟后为500~600个,一小时后达到4000~5000个;尤其是采用厚垫料饲养的鸭舍。种蛋更容易受到细菌的污染。种蛋收到污染不仅影响孵化率,更严重的是污染了孵化机和用具,传染各种疾病,因此,蛋产出后,除及时收集种蛋外,应立即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蛋壳表面附着的病菌原微生物。现介绍几种常用的消毒办法:
(一)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法 这种方法需要一个密封良好的消毒柜每立方米的空间有30毫升40%的甲醛溶液、15克高锰酸钾,熏蒸20~30分钟,熏蒸时关闭门窗,室内温度保持在25~27℃,相对温度为75~80%。如果温度、湿度低则消毒效果较差,熏蒸后迅速打开门窗、通风孔,将气体排出.这种方法对外表清洁的蛋消毒效果较好,对那些外表粘有粪便或其他污垢的脏蛋效果不良。消毒时产生的气体具有刺激性,在使用时应注意防护,避免接触人的皮肤或吸入。
(二)新洁尔灭消毒法 将种蛋排列在蛋架上,月喷雾器将千分之一的新洁尔灭溶液喷雾在蛋的表面。消毒液的酿制方法:取浓度为5%的原液一份,加50倍水,混合均匀即可配制成千分之一的溶液。注意在使用新洁尔灭溶液消毒时;切忌与肥皂、碘、高锰酸钾和碱并用、以免药液失效。
二、种蛋的保存
在成长的孵化管理中,蛋产出后尽管贮存时间较短,但也不可能立即入孵。因此,种蛋在入孵前要经过一定时间的贮存。及时种蛋来源于优秀的种鸭群;经过严格地挑选,品质优良的种蛋,如果保存条件较差,保存方法不当,对孵化效果均有不良的影响。尤其是在冬、夏两季更为突出。因此,应给种蛋创造一个适宜的保存条件和方法。
(一)种蛋贮存室的要求 大型的孵化场应有专门的种蛋贮存室。贮存室要求隔热行能良好。无窗式的密闭房间。此外,贮存室内还应配备恒温控制的采暖设备以及制冷设备,配备湿度自动控制器。种蛋贮存室与鸭舍之间的距离越远越好,同时应便于清洗和消毒。
(二)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种蛋保存的理想温度为13~16℃。但保存时间不同也有差异,保存在7天以内,控制在15℃较适宜;7天以上以11℃为宜。高温对种蛋孵化率的影响极大,当保存温度高于23℃时,胚胎开始缓慢发育,尽管发育程度有限、但由于细胞的代谢会逐渐导致胚胎的衰老和死亡;相反温度过低,也会造成胚胎的死亡,影响孵化率,低于0℃时、种蛋因受冻而失去孵化能力。应注意的是,不管在什么情况下,种蛋应存放在比较稳定的温度环境中。因此,在贮存前,如果种蛋的温度高于保存温度,应逐步降温,是蛋温接近贮存室温度、然后放入贮存室。温度过高,蛋表面回潮,种蛋容易发霉变质;湿度过低,蛋内水分大量蒸发,势必影响孵化效果、保存的湿度以近于蛋的含水量为最好,贮存室内一般相对湿度控制在75~80%范围内为宜。
(三)适宜的蛋位 保存一周内的种蛋,存放时的蛋位对孵化率或许只有较小的影响。为了使气室保持适当位置,种蛋应以钝端向上。如果每天转蛋,钝端向上保存之周以上的种蛋仍可获得较好的孵化效果。钝端向上可防治胚胎与壳膜的粘连,否则引起胚胎的早期死亡保存期较长时,翻蛋的角度以大于90度为宜。
(四)适宜的保存期 保存期越短,对提高孵化率有利。随着保存期的延长,孵化率会逐渐下降。孵化率的下降与季节也有很大的关系,即使有适当的保存条件,保存时间过长,也难以获得理想的孵化效果。因为新鲜蛋的蛋白具有杀菌作用,长期保存后,蛋白的杀菌作用急剧下降。另一方面,保存时间过长,蛋内水分的过分蒸发,导致内部pH值的改变,各种酶的活动加强,引起胚胎的衰老,营养物质的变化及残余细菌的繁殖,从而危害胚胎降低孵化率。种蛋如需较长时间的保存,可将种蛋装在密封的塑料袋内,填充N2,密封后放在蛋箱内,这样可阻止蛋内物质和微生物的代谢,防止蛋内水分的过分蒸发。如果保存期超过3~4周,仍可获得70~80%的孵化率。种蛋长期保存时,每天翻蛋一次,也可延缓孵化率的急剧下降。
种蛋的包装和运输
装运种蛋是良种引进、交换和推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应给与高度重视,否则将引起较大的经济损失。
一、 种蛋的包装
引进种蛋时常常需要长途运输,如果保护不当,往往引起种蛋破损和系带松弛、气室破裂等,致使孵化率降低。包装种蛋的用具最好是专用的蛋箱(长60厘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