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3|回复: 0

猪寄生虫病症状与防治方法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2
发表于 2022-12-1 15:2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养猪科技水平不断提高,规模猪场数量逐渐增多,养猪并正朝着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规模养猪正逐步替代传统的散养。这是中国养猪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是世界上所有养猪发达国家所共同经历的过程。而规模猪场发展迅速,猪群规模大,饲养密度高,应激因素多,很容易引起寄生虫疾病的流行,一旦发生疾病,难以控制和根除,甚至某些本来在散养条件下危害不大的疫病,也会严重流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养殖户要了解寄生虫的种类及其症状,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是提高规模化猪场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
  猪寄生虫病种类有很多,较为常见的有蛔虫病、旋毛虫病、姜片吸虫病、囊尾虫病、弓形虫病、棘头虫病、疥螨病、猪疥癣、猪鞭虫病、肠道线虫病等等。
  一、症状
  1、蛔虫病
  本病是由猪蛔虫奇生于猪的小肠所引起的一种线虫病。主要危害3~6月龄的仔猪。
  成虫寄生时表现消瘦、贫血、生长缓慢;蛔虫数量多时引起肠梗阻和肠穿孔,出现相应症状。有时蛔虫可进入胆管,造成胆道回虫病,引起黄疸和腹痛症状。幼虫移行至肺时引起蛔虫性肺炎,临床表现为咳嗽、呼吸增快,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和精神沉郁。
  2、旋毛虫病
  本病病原为旋毛形线虫。
  自然感染的病猪一般无明显症状,严重感染者可出现肠炎、腹泻、体痒、食欲降低、消瘦等症状,但极少死亡。
  3、姜片吸虫病
  姜片吸虫子病是寄生在猪小肠里的一种寄生虫子。虫体呈暗红色,形状似姜片。中间宿是扁蜷螺。南方喂水生饲料的地方发病较多,为害严重。
  症状:主要表现为猪的食欲不振,生长发育缓慢,被毛粗乱无光,逐渐消瘦。严重时可引起肠炎、水肿,母猪不发情或流产,甚至造成死亡。
  4、囊尾虫病
  猪感染本病后一般无明显症状,只有在极严重感染或某个器官受到损害时才表现明显症状,如寄生于呼吸肌、肺、喉头时,猪表现为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和吞咽困难;寄生于眼可致视力减退;寄生于大脑则有癫痫和急性脑炎症状。此外,病猪在隔肌、心肌等以及脑、肺等形成白色半透明、黄豆大的囊泡。
  5、弓形虫病
  本病是由龚地弓形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
  临诊症状
  病猪精神沉郁,结膜发绀,皮肤上有紫红色斑块;高热稽留(体温40~42℃);呼吸困难,咳嗽;有时出现肠炎及神经症状;怀孕母猪可发生早产或产出发育不全的仔猪或死胎。
  6、棘头虫病
  猪在感染严重的情况下才会出现症状。病猪减食,腹痛,下痢带血,病程长者则消瘦、贫血。病猪小肠浆膜有灰黄色豌豆大结节。其周围有充血带、粘膜上有棘头虫附着,呈出血性或纤维素性炎症。
  7、疥螨病
  猪眼周、颊部、耳根、背部、体侧、股侧都可感染。感染处剧痒,病猪到处摩擦或以肢蹄搔燎患处,以致患处表现脱毛、结痴、皮肤增厚并形成皱褶和龟裂。
  8、猪疥癣
  多寄生于猪的耳、眼、背、臀部及体侧皮肤深层,导致皮肤发炎发痒,常见落屑、脱毛。皮肤呈污灰白色,干枯,增厚,粗糙有皱纹,失去弹性,有痂皮,常擦痒不止。病猪生长停滞,精神萎靡,日益消瘦,重者可引起死亡。
  9、猪鞭虫病
  轻度感染不显症状,严重感染时,虫体寄生在盲肠粘膜,引起猪体消瘦和贫血;同时虫体吸血引起肠粘膜损伤,猪只可出现顽固性下痢。
  10、肠道线虫病
  在饲养管理不良条件下,其感染途径是经口或经皮肤感染。类圆线虫主要危害3~4周龄的仔猪,寄生在十二指肠;猪蛔虫主要危害3~6月龄的仔猪,常造成“僵猪”,成年猪多半为带虫者而不显症状,病仔猪却可表现贫血、腹泻、呕吐、逐渐消瘦。
  二、综合防治措施
  1、预防是**经济的措施
  因为治疗是被动的,预防是主动的,一旦猪感染疾病既花费大量的治疗费用,增加饲养成本,又造成猪只生长停滞,影响生产性能,所以要想养好猪,预防保健是关键。
  2、科学选用驱虫药物
  猪场应选用新型、广谱、高效、安全,且可以同时驱除猪体内外寄生虫的驱虫药物。由于单纯的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对驱除疥螨等寄生虫效果较好,而对在猪体内移行期的蛔虫等幼虫、毛首线虫等则效果较差,而芬苯达唑、阿苯达唑则对线虫、吸虫及其移行期的幼虫、绦虫都有较强的驱杀作用,对虫卵的孵化有极强的抑制作用。
  3、驱虫时间
  仔猪在6~7周龄时进行第1次驱虫,早期驱虫可以明显地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育成猪可在3月龄时,要求重复驱虫1次效果比较好。
  怀孕母猪可在产前1~2周进行驱虫,切断母猪和仔猪间的寄生虫传播环节,防止仔猪产后感染寄生虫。
  种公猪每年的2月、6月和10月分别使用广谱驱虫剂驱虫。引进种猪及后备种猪转入生产区前应进行驱虫,必须严格做好净化工作。
  若猪场规模相对较小的,也可采用“一刀切”式驱虫法,即每间隔3~4个月全群驱虫一次,每年驱虫3~4次,寄生虫感染严重的猪场年驱虫4次,感染轻微的驱虫3次即可。
  4、加强饲养管理
  搞好猪群及猪舍内外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驱虫后应将粪便清扫干净堆积起来进行发酵,或焚烧或深埋,以防排出的虫体和虫卵被猪吃了而重新感染。定期做好灭鼠、灭蝇、灭蟑、灭虫等工作。消灭中间宿主,尽量减少猪场寄生虫病发生几率。
  三、注意事项
  1、选好驱虫药物
  2、把握恰当的驱虫时机
  3、恰当的驱虫方法
  4、对猪栏全面消毒
  5、仔细观察驱虫的效果
  6、重视母猪的驱虫
  7、选择合适的剂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9 05:37 , Processed in 1.501243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