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3|回复: 0

肉鸡低血糖综合症病因有哪些?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2
发表于 2022-12-1 15:2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肉鸡低血糖—尖峰死亡综合症(HSMS)又称肉鸡低血糖综合症,是一种主要侵害肉仔鸡的疾病,其病因有待进一步研究,但现在普遍认为与某些病毒(如颗粒病毒样的粒子、腹泻病毒)、细菌、寄生虫及各种应激因素(温度高低不定、免疫接种、光照长短、孵化等)有关。本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病,出现死亡率大于千分之五,至少持续3~5 d,低血糖症。
  发病病因分析
  (一)传染性因素 主要指病毒、细菌、寄生虫等。
  1.病毒感染。
  如沙粒病毒样颗粒子、冠状、轮状病毒、细小病毒、圆环病毒、腺病毒、呼肠孤病毒均可引发肠道病变,而损害肠道的吸收功能,出现下痢腹泻。
  2.细菌感染。
  常见的一些致病菌肠道性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坏死杆菌、魏氏梭菌、产气夹膜梭菌、厌氧菌都可以导致下痢腹泻而影响消化吸收。
  3.寄生虫感染。
  主要是指小肠球虫,球虫在肠黏膜上大量生长繁殖,导致肠壁黏膜增厚变薄,严重脱落出血等病变,使饲料不能消化吸收,同时对水分盐分的吸收也明显减少,随粪便排出体外,肉鸡尽管大量饮水,但因吸收不良或不能呼吸而随泄泻排出;球虫在肠黏膜细胞里快速繁殖,耗氧量增大导致小肠黏膜组织产生大量乳酸,使肉鸡肠道PH值的降低,使肠道内有益菌猛减,因为有益菌在PH值低的高酸性的条件下不易存活,有害菌在此条件下**适宜生长,大量生长繁殖,球虫与有害菌相互协同作用,导致致病性加强,肠道内容物PH的下降使各种助消化的消化酶的消化能力下降,出现下痢腹泻。由于球虫与有害菌大量繁殖生长集聚太多,而导致肉鸡消化不良,肠道吸收出现障碍,电解质的吸收减少,使电解质大量丢失,大量的肠黏膜细胞迅速被破坏,出现生理消化障碍。
  (二)非传染性因素
  1.饲料中维生素、能量和蛋白质的高低对肉鸡的影响,它们不仅给肉鸡提供了营养需求,同时也给病毒、细菌、寄生虫的生长提供了便利条件,使之大量快速繁殖而使症状加重。
  2.各类毒素。外来的毒素可能存在于饲料中、饮水中,饲料中各原料成分便于黄曲霉素及其他曲霉素的繁殖,同时产生自体毒素如大肠杆菌和魏氏梭菌的内霉素,破伤风菌产生的外毒素,这些可以使上皮细胞受到破坏,在腐败菌及其他有害菌的协同作用下,发生繁殖分解及虫体的死亡,崩解后释放出大量的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被机体吸收而发生自体中毒,从而临床上出现兴奋不安,后瘫痪昏迷衰竭死亡。
  3.各种应激因素。环境卫生、温度或高或低、饲养密度大、湿度太高或太低、饲料突然更换、噪音过人、长途运输、抓放、不合理用药、不合理免疫、分群、打雷闪电、饮水不卫生、孵化中出现停电等均可造成肉鸡生理机能改变,特别是造成肠黏膜损伤,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等引起肉鸡发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9 05:15 , Processed in 1.511327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