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2|回复: 0

秦川牛特点有哪些?秦川牛品种介绍及图片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0
发表于 2022-12-1 15:3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秦川牛特点有哪些?秦川牛因产于陕西省渭河流域关中平原地区的“八百里秦川”而得名,属我国五大黄牛良种之一,东起潼关、蒲城,西至宝鸡间的15个县市为主产区,以蒲城、渭南、富平、咸阳、乾县、礼泉等市、县所产的牛****。甘肃庆阳地区的早胜牛属于秦川牛品种。
       

         产地分布               
         秦川牛因产于陕西省关中地区的“八百里秦川”而得名。其中渭南、临潼、蒲城、富平、大荔、咸阳、兴平、乾县、礼泉、泾阳、三原、高陵、武功、扶风、岐山等15个县、市为主产区,共有28.6了万头, 占60%。主要分布在关中平原的耵个县、市。据1981年统计,产区共有47.67万头。此外,陕西省的渭北高原地区以及甘肃省的庆阳地区亦有少量分布。目前,总头数约在60万头以上。
       

          外貌特征               
         秦川牛体质结实,骨骼粗壮,体格高大,结构匀称,肌肉丰满。毛色以紫红和红色为主(90%),其余为黄色。鼻镜为肉红色。公牛头大额宽,母牛头清秀。口方,面平。角短而钝,向后或向外下方伸展。公牛颈短而粗,有明显的肩峰;母牛鬐甲低而薄。胸部宽深,肋骨开张良好。四肢结实,蹄圆大、多呈红色。缺点是牛群中常见有斜尻的个体。据2006年测定,成年公牛体重620.9千克,体高141.7厘米,体斜长160.5厘米,胸围203.4厘米,管围22.4厘米;母牛平均体重381.2千克,体高124.5厘米,体斜长140.35厘米,胸围170.84厘米,管围16.83厘米。
       

          生产性能               
         秦川牛具有育肥快、瘦肉率高、肉质细、大理石纹明显等特点。在中等饲养水平条件下,18月龄公、母牛和阉牛的宰前活重依次为436.9千克、365.6千克和409.8千克;平均日增重相应为0.7千克、0.55千克和0.59千克。公、母牛和阉牛的平均屠宰率58.28%,净肉率50.5%,胴体产肉率6.65%,骨肉比1∶6.13,眼肌面积97.02厘米2。泌乳期平均为7个月,产奶量715.79千克,平均日产奶量3.22千克。乳中含干物质16.05%,其中乳脂肪4.7%,蛋白质4%,乳糖6.55%,灰分0.8%。
         秦川牛母牛的初情期为9月龄,发情周期为21天,发情持续期为39小时(范围25~63小时),妊娠期为285天,产后**次发情为53天。公牛12月龄性成熟,初配年龄2岁。母牛可繁殖到14~15岁。
         秦川牛适应性好,除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外,均可正常生长。性情温驯,耐粗饲,产肉性能好。目前,全国有21个省、自治区引入秦川牛,进行纯种繁育或改良当地黄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生活习性               
         秦川牛**适宜的环境温度为5~21℃。育肥期内应尽量为牛创造温暖、安静、舒适的环境。一般宜采取拴养育肥。除风雪天外,每天上午8时到下午3时将牛拴在舍外木桩上晒太阳。固定牛绳不宜过长,以0.4米为宜。每天刷拭牛体1~2次,保持牛体清洁。牛舍顶部安装可开闭的通风窗,每天中午通风换气1次,时间为10~20秒。每天定时清除粪便,保持牛舍清洁卫生,干燥通风,严防潮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5 10:43 , Processed in 1.209272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