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2|回复: 0

种鸡后备期的管理

[复制链接]

1

主题

2

回帖

39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99690
发表于 2022-12-1 15: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切实落实好体重调控,认真把握各阶段的周增重幅度及关键时间点的目标体重,对于鸡群生产性能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一确保育雏期末(4~5周龄)的体重达标 育雏期是种鸡内脏器官发育的关键时期,育雏期末的体重与产蛋性能呈很强的正相关性。因此,务必保证育
切实落实好体重调控,认真把握各阶段的周增重幅度及关键时间点的目标体重,对于鸡群生产性能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一确保育雏期末(4~5周龄)的体重达标
  育雏期是种鸡内脏器官发育的关键时期,育雏期末的体重与产蛋性能呈很强的正相关性。因此,务必保证育雏期末的体重达到或略超过标准体重,谨防出现育雏期末体重低于标准,特别是低于标准体重较多的情况。如鸡群因环境、疾病、应激等因素影响造成体重不达标,应推迟(1~2周)限饲,使其体重尽快达到标准体重;同时也要避免过分超重,以免对以后的鸡群体重调控工作和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建议一周龄促使小鸡尽可能长大,从2周龄开始控制体重,当饲喂育雏料达到30~32克/只左右时控制料量。
  二育成前期(6~12周龄)应采用较为严格的限饲方法,严格控制体重增长幅度
  育成前期体重增长幅度过大是生产中的常见问题,也是导致鸡群性成熟与体成熟不同步的重要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采取严格的限饲方法,严格控制该阶段的体重增长幅度,具体原则是,务必将该阶段鸡群的体重控制在各周龄标准体重的下限。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该阶段低于标准体重的幅度不能过低(一般低30~80克为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省事主 ( 豫ICP备12005511号-1 ) |Sitemap |

GMT+8, 2025-5-6 00:42 , Processed in 1.484281 second(s), 24 queries .

地址:郑州市·金水路88号院

客服:18010481027微信同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